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研究导论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目的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风险交流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孟山都公司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风险交流 | 第14-15页 |
·风险社会 | 第15-16页 |
·传播机制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文献法 | 第16页 |
·实地调研法 | 第16-17页 |
·案例研究法 | 第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2 孟山都公司传播环境及其开展风险交流工作的必要性 | 第19-30页 |
·孟山都公司的风险层次 | 第20-28页 |
·媒介化风险 | 第20-25页 |
·伦理道德风险 | 第25-26页 |
·科技风险 | 第26-28页 |
·风险交流工作对于孟山都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 第28-30页 |
3 孟山都公司的风险交流机制分析 | 第30-66页 |
·孟山都公司的风险交流要素 | 第30-49页 |
·孟山都公司风险交流的传者 | 第31页 |
·孟山都公司风险交流的受者 | 第31-39页 |
·孟山都公司风险交流的传播渠道 | 第39-43页 |
·孟山都公司风险交流的传播内容 | 第43-49页 |
·孟山都公司的风险交流策略 | 第49-58页 |
·风险潜伏期的策略 | 第50-55页 |
·风险事件爆发期的策略 | 第55-57页 |
·风险恢复期的策略 | 第57-58页 |
·孟山都公司风险交流机制的运行 | 第58-62页 |
·孟山都公司风险交流机制模型 | 第59-60页 |
·孟山都公司风险交流机制运行分析 | 第60-62页 |
·孟山都公司风险交流机制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第62-66页 |
·孟山都公司风险交流机制的优势 | 第62-63页 |
·孟山都公司风险交流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63-66页 |
4 孟山都公司风险交流机制对中国转基因技术风险交流机制构建的启示 | 第66-72页 |
·构建中国转基因风险交流机制的主要内容 | 第67-70页 |
·风险监测系统 | 第67-68页 |
·风险预防系统 | 第68页 |
·风险预警系统 | 第68-69页 |
·风险应对系统 | 第69页 |
·风险反馈系统 | 第69-70页 |
·中国转基因技术风险交流需遵循的原则 | 第70-72页 |
·整体协作原则 | 第70页 |
·信息公开原则 | 第70-71页 |
·技术支持原则 | 第71页 |
·全局利益最大化原则 | 第71-72页 |
5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