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7页
1. 导论第17-23页
   ·研究背景第17-1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9-20页
   ·结构安排与思路第20-21页
   ·本文的预期贡献与不足第21-23页
2. 文献综述第23-33页
   ·成长性理论研究综述第23-26页
     ·早期成长性理论研究综述第23-25页
     ·当代成长性理论研究综述第25-26页
   ·成长性评价理论研究综述第26-31页
     ·成长性影响因素研究综述第26-29页
     ·成长性评价方法研究综述第29-31页
   ·文献总结与问题的提出第31-33页
3. 相关理论分析第33-43页
   ·创业板定义及发展历程第33-38页
     ·创业板定义第33页
     ·全球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概况第33-35页
     ·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状况第35-38页
   ·创业板市场相关理论第38-40页
     ·海外创业板相关理论研究第38-39页
     ·国内创业板相关理论研究第39-40页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相关理论第40-43页
     ·成长性定义第40-41页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相关理论第41-43页
4. 政府监管层视角下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第43-53页
   ·理论分析综述第43-45页
   ·证券监管机构视角下成长性评价第45-50页
     ·合法合规视角第46-47页
     ·产业政策视角第47-48页
     ·持续盈利能力视角第48-49页
     ·独立性视角第49-50页
   ·公司注册地政府视角下成长性评价第50-53页
     ·公司注册地政府成长性评价视角第50-51页
     ·成长性评价视角的实证检验第51-53页
5. 股东与潜在投资者视角下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第53-67页
   ·理论分析综述第53-54页
   ·大股东视角下成长性评价第54-59页
     ·行业发展状况视角第55-56页
     ·管理层能力及尽职程度视角第56页
     ·资本增值视角第56页
     ·大股东视角下成长性评价的实证检验第56-59页
   ·机构投资者视角下成长性评价第59-64页
     ·行业地位视角第60-61页
     ·盈利能力视角第61-62页
     ·产权性质视角第62-63页
     ·管理人员能力及持续性视角第63-64页
   ·散户投资者视角下成长性评价第64-67页
     ·股票交易量视角第64-65页
     ·股价稳定性视角第65-66页
     ·股利发放视角第66-67页
6. 债权人视角下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第67-74页
   ·理论综述第67-69页
   ·债权人视角下公司成长性评价第69-71页
     ·偿债能力视角第69页
     ·盈利能力视角第69-70页
     ·管理层诚信度视角第70-71页
   ·债权人视角下成长性评价实证检验第71-74页
     ·变量的定义和样本选取第71页
     ·实证结果第71-72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72-74页
7. 管理层视角下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第74-89页
   ·董事会视角下公司成长性评价第75-78页
     ·公司战略视角第76页
     ·治理结构视角第76-77页
     ·经营模式视角第77-78页
     ·研发与自主创新能力视角第78页
   ·监事会视角下公司成长性评价第78-79页
   ·经理层视角下公司成长性评价第79-82页
     ·资产增速视角第79-80页
     ·资产盈利视角第80页
     ·资本结构视角第80-81页
     ·运营能力视角第81页
     ·发展能力视角第81-82页
   ·管理层视角下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第82-89页
     ·变量定义与样本选取第82-83页
     ·实证结果第83-87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87-89页
8.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视角下成长性评价第89-98页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理论分析第89-90页
     ·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第89-90页
     ·有助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第90页
     ·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第90页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与公司成长性评价第90-92页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视角下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第92-98页
     ·评价指标构建第92-93页
     ·样本数据来源第93页
     ·评价体系研究设计第93-94页
     ·实证分析结果第94-96页
     ·主成分因子系数第96-98页
9. 结论与建议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3页
后记第103-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基于HY公司的案例分析
下一篇:产业集聚与成都高新技术园区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