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蝽聚集行为机理的初步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1 荔枝蝽简介 | 第13页 |
| 2 荔枝蝽防治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预防措施 | 第13-14页 |
| ·预测预报 | 第13页 |
| ·种植抗性品种 | 第13-14页 |
| ·人工防治 | 第14页 |
| ·药剂防治 | 第14页 |
| ·化学农药防治 | 第14页 |
| ·新型植物源农药防治 | 第14页 |
| ·生物防治 | 第14-16页 |
| ·天敌昆虫 | 第15页 |
| ·寄生菌和线虫 | 第15-16页 |
| 3 蝽类昆虫聚集信息素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7-19页 |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19-85页 |
|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 ·供试昆虫与植物 | 第21页 |
| ·试验仪器与化学试剂 | 第21页 |
| ·试验仪器 | 第21页 |
| ·化学试剂 | 第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24页 |
| ·荔枝蝽田间聚集行为的研究 | 第21页 |
| ·触角和光照对荔枝蝽聚集行为的影响 | 第21-22页 |
| ·荔枝蝽源挥发物的捕集及成分分析鉴定 | 第22-23页 |
| ·GC-MS测试 | 第23页 |
| ·荔枝蝽对自身来源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第23-24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 3 结果分析 | 第25-80页 |
| ·荔枝蝽田间聚集行为的研究 | 第25-30页 |
| ·荔枝蝽田间聚集动态变化 | 第25-29页 |
| ·荔枝蝽各个龄期田间聚集的主要情况 | 第29-30页 |
| ·触角和光暗对荔枝蝽聚集行为的影响 | 第30-36页 |
| ·GC-MS分析结果 | 第36-54页 |
| ·荔枝蝽正己烷虫体浸提液成分分析结果 | 第36-40页 |
| ·荔枝蝽正己烷虫体挥发物成分分析结果 | 第40-46页 |
| ·荔枝蝽臭液正己烷提取物成分分析结果 | 第46-51页 |
| ·荔枝蝽排泄物正己烷提取物成分分析结果 | 第51-54页 |
| ·荔枝蝽成虫对自身挥发物和标样的EAG反应 | 第54-59页 |
| ·荔枝蝽成虫对自身的虫体提取物的EAG反应 | 第54-57页 |
| ·荔枝蝽成虫对标准化合物的EAG反应 | 第57-59页 |
| ·封闭空间聚集行为反应 | 第59-71页 |
| ·荔枝蝽各个龄期对虫体提取物的聚集反应 | 第59-63页 |
| ·荔枝蝽对标准化合物的聚集行为反应 | 第63-71页 |
| ·封闭空间驱避行为反应测定 | 第71-80页 |
| ·荔枝蝽对虫体提取物的驱避行为测定 | 第71-75页 |
| ·荔枝蝽对标准化合物的驱避行为反应 | 第75-80页 |
| 4 讨论 | 第80-85页 |
| ·田间聚集行为研究 | 第80-81页 |
| ·室内聚集行为研究 | 第81-85页 |
| ·触角和光暗对荔枝蝽聚集行为的影响 | 第81-82页 |
| ·GC-MS测试及室内行为测定 | 第82-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 | 第90页 |
| 资助项目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