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河矿大采高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 ·国外大采高综采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大采高综采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规律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2. 寺河矿大采高超长工作面矿山压力现场观测 | 第20-60页 |
| ·矿井概述 | 第20-26页 |
| ·寺河矿概况 | 第20页 |
| ·4301 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 | 第20-26页 |
| ·大采高超长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案 | 第26-30页 |
| ·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案 | 第26页 |
| ·工作面巷道矿压现场观测方案 | 第26-29页 |
| ·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方案 | 第29-30页 |
| ·大采高超长工作面矿压规律分析 | 第30-55页 |
| ·工作面初次垮落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 ·工作面周期来压特征分析 | 第32-35页 |
| ·支架阻力观测分析 | 第35-50页 |
| ·工作面矿压影响分析 | 第50-52页 |
| ·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 | 第52-54页 |
| ·工作面地表下沉规律分析 | 第54-55页 |
| ·工作面长度增加对矿压的影响 | 第55-57页 |
| ·与225m 工作面来压特征比较 | 第55-57页 |
| ·工作面长度对支架工作阻力的影响 | 第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 3 大采高超长工作面顶板结构分析 | 第60-70页 |
| ·关键层理论基础 | 第60页 |
| ·关键层分析 | 第60-65页 |
| ·上覆岩层特征 | 第60-62页 |
| ·“关键层”的判别 | 第62-65页 |
| ·顶板三带分析 | 第65-68页 |
| ·垮落带高度的确定 | 第65-67页 |
| ·断裂带高度的确定 | 第67-68页 |
| ·关键层对矿压的影响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4 大采高超长工作面顶板垮落规律的相似模拟试验 | 第70-84页 |
| ·相似模拟理论 | 第70-71页 |
| ·实验模型设计 | 第71-75页 |
| ·模拟参数计算 | 第71-73页 |
| ·模型加载 | 第73-75页 |
| ·模型开采设计 | 第75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5-81页 |
| ·试验过程 | 第75-78页 |
| ·模型顶板垮落特征分析 | 第78-80页 |
| ·模型顶板位移特征分析 | 第80-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 5 大采高超长工作面顶板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84-96页 |
| ·UDEC 数值模拟概述 | 第84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84-86页 |
| ·物理模型的建立方案 | 第84-85页 |
| ·边界条件 | 第85页 |
| ·力学参数 | 第85-86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86-90页 |
| ·主关键层垮落规律分析 | 第86-88页 |
| ·顶板三带分析 | 第88-90页 |
| ·覆岩运动特征分析 | 第90-93页 |
| ·工作面直接顶结构特征 | 第90页 |
| ·顶板结构特征 | 第90-91页 |
| ·覆岩运动特征 | 第91-93页 |
| ·冒落带高度随工作面长度变化分析 | 第93-95页 |
| ·根据普氏平衡拱理论对冒落高度的计算 | 第93页 |
| ·不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顶板冒落高度数值模拟研究 | 第93-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6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96-98页 |
| ·主要结论 | 第96-97页 |
| ·研究展望 | 第97-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2-103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