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振条件下顶煤放出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1 绪论 | 第11-21页 |
| ·选题依据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放顶煤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1-13页 |
| ·顶煤冒放性的研究与现状 | 第13-15页 |
| ·顶煤放出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振动放矿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 2 顶煤冒放过程中成拱机理 | 第21-31页 |
| ·顶煤冒落过程中成拱条件及形态 | 第21-24页 |
| ·顶煤成拱条件 | 第21-22页 |
| ·顶煤冒落过程中成拱的形态 | 第22-24页 |
| ·顶煤自架后放出的力学分析 | 第24-26页 |
| ·顶煤成拱影响因素 | 第26-29页 |
| ·顶煤破碎块度对顶煤成拱的影响 | 第26页 |
| ·支架掩护梁对顶煤成拱的影响 | 第26-29页 |
| ·影响顶煤成拱的其他因素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3 顶煤放煤特性的模拟分析 | 第31-43页 |
| ·颗粒流程序简介 | 第31-33页 |
| ·颗粒流数值模拟基本假设 | 第31-32页 |
| ·颗粒流程序模拟的特点 | 第32页 |
| ·颗粒流程序的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及本构关系模型 | 第32-33页 |
| ·颗粒流程序的计算过程 | 第33页 |
| ·顶煤层位分布规律计算模型 | 第33-36页 |
|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 ·计算模型及其力学参数的选择 | 第34-35页 |
| ·正交实验模拟方案 | 第35-36页 |
| ·模拟试验分析 | 第36-41页 |
| ·模拟实验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 ·顶煤放出过程分析 | 第37-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4 激振破拱提高顶煤放出效果的机理分析 | 第43-51页 |
| ·振能在松散煤体中的传播 | 第43-45页 |
| ·激振对顶煤冒放流动性的影响 | 第45-49页 |
| ·宏观上分析激振对破碎顶煤流动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微观上分析振动对破碎顶煤流动性的影响 | 第46-49页 |
| ·振动放顶煤原理分析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顶煤试样固有频率的实验测定 | 第51-61页 |
| ·顶煤岩石力学参数测定 | 第51-54页 |
| ·煤样采集 | 第51-52页 |
| ·煤块密度及坚固性系数的测定 | 第52-53页 |
| ·顶煤强度参数测定 | 第53-54页 |
| ·顶煤固有频率的测试 | 第54-59页 |
| ·试验目的 | 第54页 |
| ·试验原理 | 第54-55页 |
| ·试验仪器 | 第55-56页 |
| ·试验步骤 | 第56-57页 |
| ·试验结果处理及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6 激振作用下顶煤放出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61-85页 |
| ·顶煤放出规律计算模型 | 第61-63页 |
|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61-62页 |
| ·确定计算模型及其参数 | 第62页 |
| ·模拟方案 | 第62-63页 |
| ·激振效果影响分析 | 第63-70页 |
| ·激振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67页 |
| ·激振频率和振幅对顶煤放出效果的影响 | 第67-70页 |
| ·顶煤放出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70-82页 |
| ·自重条件下顶煤放出规律模拟分析 | 第71-76页 |
| ·激振条件下顶煤放出规律模拟分析 | 第76-82页 |
| ·沁水煤田硬顶煤激振参数的分析 | 第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5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 ·结论 | 第85-86页 |
| ·展望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 作者简历 | 第91-93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