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雇员制试行中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 国外研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4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第16-24页 |
一 政府雇员制的内涵 | 第16-19页 |
(一) 政府雇员及政府雇员制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二) 政府雇员的特征 | 第17-19页 |
(三) 政府雇员制的特征 | 第19页 |
二 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制的比较 | 第19-24页 |
(一) 内涵、性质及管理方式的区别 | 第19-21页 |
(二) 制度方面的区别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我国政府雇员制的试行现状及必要性 | 第24-32页 |
一 我国政府雇员制实践地区的状况分析 | 第24-29页 |
(一) 吉林实践 | 第24-25页 |
(二) 珠海实践 | 第25-26页 |
(三) 深圳实践 | 第26-27页 |
(四) 简评实践状况 | 第27-29页 |
二 我国试行政府雇员制的必要性 | 第29-32页 |
(一) 政府人事管理理念的创新 | 第29页 |
(二) 引进人才形成竞争机制 | 第29-30页 |
(三) 营造竞争氛围形成“鲶鱼效应” | 第30页 |
(四) 节约行政成本以提高行政效率 | 第30-32页 |
第四章 部分国外政府雇员制实施概况及启示 | 第32-40页 |
一 部分国外政府雇员制的实施状况 | 第32-38页 |
(一) 英国 | 第32-33页 |
(二) 美国 | 第33-36页 |
(三) 日本 | 第36-37页 |
(四) 新加坡 | 第37-38页 |
二 国外实施政府雇员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我国政府雇员制试行过程中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0-46页 |
一 政府雇员制试行中的问题分析 | 第40-43页 |
(一) 试行过程缺少统一的法律依据 | 第40-41页 |
(二) 政府雇员的定位不清 | 第41页 |
(三) 政府雇员的保障不健全 | 第41-42页 |
(四) 薪酬待遇不等影响工作积极性 | 第42页 |
(五) “鲶鱼效应”的失效 | 第42-43页 |
二 问题形成原因剖析 | 第43-46页 |
(一) 未形成理念认同 | 第43页 |
(二) 理论研究不深入 | 第43页 |
(三)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43-44页 |
(四) 配套改革仍滞后 | 第44页 |
(五) 激励机制不到位 | 第44-46页 |
第六章 我国政府雇员制改革对策研究 | 第46-52页 |
一 深入政府雇员制的理论研究 | 第46页 |
二 完善政府雇员制的管理制度 | 第46-49页 |
(一) 合理设置岗位和人数 | 第46-47页 |
(二) 政府雇员的薪酬管理 | 第47-48页 |
(三) 重视政府雇员的培训 | 第48页 |
(四) 政府雇员的绩效考核 | 第48-49页 |
三 政府雇员制的法律规范建设 | 第49-52页 |
(一) 程序保障机制 | 第49页 |
(二) 独立考核争议机制 | 第49-50页 |
(三) 人事争议解决机制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