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基于Modbus的嵌入式数据采集装置研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引言第15页
   ·数据采集装置发展现状第15-18页
     ·基于 IPC 的数据采集装置第15-16页
     ·基于 DSP 的数据采集装置第16-17页
     ·基于嵌入式的数据采集装置第17-18页
   ·数据采集协议发展现状第18-21页
     ·DDE 数据采集协议第19页
     ·OPC 数据采集协议第19-20页
     ·Modbus/TCP 数据采集协议第20-21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1页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基于 Modbus 的嵌入式数据采集装置集成方法研究第23-35页
   ·引言第23页
   ·基于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装置分析第23-25页
     ·数据采集装置功能分析第23-24页
     ·数据采集装置硬件功能分析第24-25页
     ·采集装置操作系统分析第25页
     ·采集程序功能分析第25页
   ·基于 WinCE 的嵌入式双以太网接口采集装置平台第25-29页
     ·WinCE 系统结构第25-26页
     ·嵌入式数据采集装置硬件集成第26-27页
     ·基于 NDIS 的双以太网接口驱动集成第27-29页
   ·基于.NET 的数据采集程序设计方法第29-31页
     ·基于.NET 三层架构的程序设计方法第29-30页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方法第30-31页
   ·基于 Modbus 的嵌入式数据采集装置体系结构第31-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基于 Modbus/TCP 协议的生产实时数据采集方法研究第35-45页
   ·引言第35页
   ·Modbus/TCP 协议分析第35-38页
     ·Modbus/TCP 协议第35-36页
     ·Modbus 数据类型及功能码第36页
     ·Modbus/TCP 事务处理模型分析第36-38页
   ·基于 Modbus/TCP 协议的交互方式第38-40页
   ·基于位号信息分组的 Modbus/TCP 数据采集第40-43页
     ·平均分组法第40-41页
     ·最小距离聚类法第41-42页
     ·分组方法判别第42-43页
   ·基于多线程技术的 Modbus/TCP 数据异步采集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基于 Modbus 的嵌入式数据采集装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第45-57页
   ·引言第45页
   ·数据采集装置硬件整体结构第45-46页
   ·采集装置硬件设计第46-50页
     ·处理器模块第46页
     ·网络通信模块第46-48页
     ·通信接口模块第48-49页
     ·人机接口模块第49页
     ·电源模块第49-50页
   ·采集装置硬件实现第50-51页
     ·硬件抗干扰措施第50页
     ·硬件实现第50-51页
   ·双以太网接口驱动开发与操作系统定制第51-56页
     ·基于 NDIS 网络驱动开发方法第51-53页
     ·以太网接口驱动移植第53-55页
     ·WinCE 操作系统定制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基于 Modbus/TCP 的数据采集程序开发第57-75页
   ·引言第57页
   ·基于 Modbus/TCP 协议的数据采集程序功能框图第57-59页
   ·基于 Modbus/TCP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与实现第59-73页
     ·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第59-64页
     ·采集信息配置模块第64-71页
     ·数据采集程序整体流程实现第71-73页
   ·小结第73-75页
第六章 实验与分析第75-87页
   ·引言第75页
   ·基于 Modbus 的嵌入式数据采集装置硬件测试第75-77页
     ·双以太网接口测试与分析第76页
     ·其他模块测试与分析第76-77页
   ·基于 Modbus/TCP 的数据采集程序测试第77-85页
     ·基于 Modbus/TCP 的实时数据采集方法的测试第78-80页
     ·基于 Modbus/TCP 的数据采集程序各模块测试第80-83页
     ·基于 Modbus/TCP 的数据采集程序整体测试第83-85页
   ·小结第85-8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结论第87页
   ·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致谢第91-93页
作者简介第93-94页
北京化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程工业生产过程柔性报表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迭代学习在网络控制和辨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