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4页 |
Contents | 第14-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1页 |
·3-羟基丙酸 | 第19-23页 |
·3-羟基丙酸性质及应用 | 第19-20页 |
·3-羟基丙酸的生产方法 | 第20页 |
·3-羟基丙酸的生物合成 | 第20-22页 |
·生产菌株 | 第22-23页 |
·3-羟基丙酸生产中副产物 | 第23-26页 |
·甘油作为代谢底物 | 第23-24页 |
·乳酸 | 第24页 |
·乙酸 | 第24-25页 |
·乳酸、乙酸作为副产物 | 第25-26页 |
·基因敲除 | 第26-27页 |
·反义技术 | 第27-29页 |
·反义 RNA 技术 | 第28页 |
·反义寡核苷酸 | 第28-29页 |
·核酶 | 第29页 |
·RNA 干扰 | 第29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肺炎克雷伯氏菌中醛脱氢酶基因 puuC 的克隆与表达 | 第31-47页 |
·引言 | 第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31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1-32页 |
·培养基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8页 |
·K. pneumoniae DSM 2026 基因组提取 | 第32-33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 puuC 基因 | 第33页 |
·重组质粒 pET-PK-puuC 的构建 | 第33-34页 |
·重组质粒 pET-PK-puuC 的筛选鉴定 | 第34-35页 |
·重组质粒 pET-PK-puuC 转化 K. pneumoniae DSM 2026 | 第35页 |
·重组菌 K.p(pET-PK-puuC)筛选鉴定 | 第35-36页 |
·puuC 基因在 K. pneumoniae DSM 2026 中表达 | 第36-37页 |
·重组菌 K.p(pET-PK-puuC)的发酵 | 第37页 |
·重组菌生长曲线绘制及甘油剩余量测定 | 第37页 |
·重组菌 3-HP 及副产物产量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K. pneumoniae DSM 2026 基因组提取 | 第38页 |
·PCR 扩增 puuC 基因 | 第38-39页 |
·重组质粒 pET-PK-puuC 的筛选鉴定 | 第39-40页 |
·重组菌 K.p(pET-PK-puuC)筛选鉴定 | 第40-41页 |
·puuC 基因在 K. pneumoniae DSM 2026 中表达 | 第41-42页 |
·重组菌 K.p(pET-PK-puuC)发酵生产 3-HP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乳酸抑制菌株的构建 | 第47-57页 |
·引言 | 第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47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7-48页 |
·培养基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1页 |
·PCR 扩增 lldD 目的片段基因 | 第48-49页 |
·重组质粒 pET-PK-lldD 的构建 | 第49页 |
·重组质粒 pET-PK-lldD 的筛选鉴定 | 第49-50页 |
·重组质粒 pET-PK-lldD 转化 K. pneumoniae DSM 2026 | 第50页 |
·重组菌 K.p(pET-PK-lldD)筛选鉴定 | 第50页 |
·重组菌 K.p(pET-PK-lldD)的发酵 | 第50-51页 |
·重组菌生长曲线绘制及甘油剩余量测定 | 第51页 |
·重组菌 3-HP 及副产物乳酸产量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PCR 扩增 lldD 目的片段基因 | 第51-52页 |
·重组质粒 pET-PK-lldD 的筛选鉴定 | 第52页 |
·重组菌 K.p(pET-PK-lldD)筛选鉴定 | 第52-53页 |
·重组菌 K.p(pET-PK-lldD)发酵生产 3-HP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乙酸抑制菌株的构建 | 第57-67页 |
·引言 | 第57页 |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57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57-58页 |
·培养基 | 第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PCR 扩增 pta、poxB 目的片段基因 | 第58页 |
·重组质粒 pET-PK-pta,ET-PK-poxB 的构建 | 第58页 |
·重组质粒 pET-PK-pta、pET-PK-poxB 的筛选鉴定 | 第58-59页 |
·重组质粒 pET-PK-pta、pET-PK-poxB 转化 K. pneumoniae DSM 2026 | 第59页 |
·重组菌 K.p(pET-PK-pta)、K.p(pET-PK-poxB)的筛选鉴定 | 第59页 |
·重组菌 K.p(pET-PK-pta)、K.p(pET-PK-poxB)的发酵 | 第59页 |
·重组菌生长曲线绘制及甘油剩余量测定 | 第59-60页 |
·重组菌 3-HP 及副产物乳酸产量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PCR 扩增 pta、poxB 目的片段基因 | 第60页 |
·重组质粒 pET-PK-pta、pET-PK-poxB 的筛选鉴定 | 第60-62页 |
·重组菌 K.p(pET-PK-pta)、K.p(pET-PK-poxB)的筛选鉴定 | 第62页 |
·重组菌 K.p(pET-PK-pta)、K.p(pET-PK-poxB)发酵生产 3-HP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乳酸、乙酸共抑制菌株的构建 | 第67-75页 |
·引言 | 第67页 |
·实验材料 | 第67-68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67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67-68页 |
·培养基 | 第68页 |
·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重组质粒 pET-La、pET-LB 的构建 | 第68页 |
·重组质粒 pET-La、pET-LB 的筛选鉴定 | 第68页 |
·重组质粒 pET-La、pET-LB 转化 K. pneumoniae DSM 2026 | 第68页 |
·重组菌 K.p(pET-La)、K.p(pET-LB)的筛选鉴定 | 第68-69页 |
·重组菌 K.p(pET-La)、K.p(pET-LB)的发酵 | 第69页 |
·重组菌生长曲线绘制及甘油剩余量测定 | 第69页 |
·重组菌 3-HP 及副产物乳酸、乙酸产量 | 第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3页 |
·重组质粒 pET-La、pET-LB 的构建 | 第69-70页 |
·重组菌 K.p(pET-La)、K.p(pET-LB)的筛选鉴定 | 第70-71页 |
·重组菌 K.p(pET-La)、K.p(pET-LB)发酵生产 3-HP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醛脱氢酶基因 aldH 在乳酸、乙酸共抑制菌株中的克隆与表达 | 第75-85页 |
·引言 | 第75页 |
·实验材料 | 第75-76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75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75-76页 |
·培养基 | 第76页 |
·实验方法 | 第76-78页 |
·PCR 扩增 aldH 基因 | 第76页 |
·重组质粒 pET-La-aldH 和 pET-LB-aldH 的构建 | 第76页 |
·重组质粒 pET-La-aldH 和 pET-LB-aldH 的筛选鉴定 | 第76-77页 |
·重组质粒 pET-La-aldH 和 pET-LB-aldH 转化 K. pneumoniae DSM 2026 | 第77页 |
·重组菌 K.p(pET-La-aldH)和 K.p(pET-LB-aldH)筛选鉴定 | 第77页 |
·重组菌 K.p(pET-La-aldH)和 K.p(pET-LB-aldH)的发酵 | 第77页 |
·重组菌生长曲线绘制及甘油剩余量测定 | 第77页 |
·重组菌 3-HP 及副产物乳酸、乙酸产量 | 第77-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3页 |
·PCR 扩增 aldH 基因 | 第78页 |
·重组质粒 pET-La-aldH 和 pET-LB-aldH 的筛选鉴定 | 第78-79页 |
·重组菌 K.p(pET-La-aldH)和 K.p(pET-LB-aldH)筛选鉴定 | 第79-80页 |
·重组菌 K.p(pET-La-aldH)、K.p(pET-LB-aldH)发酵生产 3-HP | 第80-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创新点 | 第86页 |
·问题与建议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附录Ⅰ试剂 | 第91-93页 |
附录Ⅱ仪器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研究成果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96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6-97页 |
硕士研宄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