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清初唐宋诗之争视野下的吴伟业诗歌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7-11页
第一章 吴伟业宗唐到兼宗唐宋形成的背景第11-26页
 第一节 简述唐宋诗之争的由来第11-12页
 第二节 清初由唐趋宋诗风转变的原因第12-16页
 第三节 与清初两大文学势力的互动第16-22页
  一、 与云间派交——崇真重雅对吴伟业的直接影响第16-19页
  二、 与钱谦益交——主变重正对吴伟业的间接影响第19-22页
 第四节 吴伟业诗风宗向变化轨迹第22-26页
第二章 吴伟业唐宋融合的诗学观第26-37页
 第一节 学古之路——“取其中焉而已”第26-29页
 第二节 为诗之道——“才”、“性情”、“学识”第29-33页
 第三节 崇实之心——“史外传心之史”第33-37页
第三章 吴伟业诗中的唐音宋调第37-51页
 第一节 梅村诗之规模三唐第37-45页
  一、 “一气元音接混茫”——以其抒情诗为例第37-39页
  二、 西昆面子运老杜骨头——规摹李商隐、杜甫第39-42页
  三、 取法四杰、白居易——以梅村七言叙事歌行为例第42-45页
 第二节 梅村诗之渐入宋格第45-51页
  一、 闲趣生活的哲理化第45-46页
  二、 对象世界的人文化第46-48页
  三、 叙事表达的学问化第48-51页
第四章 吴伟业对清初诗人的影响第51-58页
 第一节 十子“风格如出一手”——宗法梅村第51-55页
 第二节 “梅村诗派中的一面旗帜”——陈维崧第55-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后记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春·人民·生命--新时期知青文学理想主义的几种形态
下一篇:袁枚《随园诗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