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名称的语言和文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菜肴名称和徽菜名称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菜肴名称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徽菜名称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说明 | 第11-13页 |
·预期目标 | 第11页 |
·语料来源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徽菜的概况 | 第13-18页 |
·徽菜的起源和现状 | 第13-16页 |
·徽菜的起源 | 第13-14页 |
·徽菜的现状 | 第14-16页 |
·徽菜的流派和特点 | 第16-18页 |
·徽菜的流派 | 第16页 |
·徽菜的特点 | 第16-18页 |
第3章 徽菜名称的语言分析 | 第18-33页 |
·徽菜名称的语音特征 | 第18-21页 |
·整体长度 | 第18-19页 |
·平仄搭配 | 第19-21页 |
·徽菜名称的词汇来源 | 第21-24页 |
·徽菜名称的结构特征 | 第24-26页 |
·偏正结构 | 第24-25页 |
·联合结构 | 第25页 |
·动宾结构 | 第25-26页 |
·主谓结构 | 第26页 |
·徽菜名称的修辞分析 | 第26-33页 |
·修辞格运用 | 第27-31页 |
·修辞效果及其评价 | 第31-33页 |
第4章 徽菜名称的命名理据 | 第33-39页 |
·追求形式简洁 | 第33-35页 |
·用原料命名 | 第33-34页 |
·用制作方法命名 | 第34页 |
·用数字命名 | 第34-35页 |
·注意凸显地域 | 第35-36页 |
·用自然山水命名 | 第35页 |
·用行政区域命名 | 第35-36页 |
·用酒店菜馆命名 | 第36页 |
·重视形象美感 | 第36-37页 |
·用色彩命名 | 第36页 |
·用形状命名 | 第36-37页 |
·用愿望命名 | 第37页 |
·反映历史文化 | 第37-39页 |
·用历史人物命名 | 第37-38页 |
·用神话传说人物命名 | 第38-39页 |
第5章 徽菜名称的文化分析 | 第39-47页 |
·物质层面 | 第40-42页 |
·丰富的食料 | 第40-41页 |
·独特的调料 | 第41-42页 |
·精神层面 | 第42-47页 |
·养生之道 | 第42-43页 |
·“纯、倔、变”的性格 | 第43-44页 |
·名人轶事 | 第44-47页 |
第6章 徽菜名称的规范问题 | 第47-51页 |
·徽菜名称的失范现象 | 第47-49页 |
·徽菜名称的规范意义 | 第49-50页 |
·徽菜名称的规范建议 | 第50-51页 |
第7章 结语 | 第51-53页 |
·徽菜名称研究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 第51页 |
·本文所做工作以及未来努力方向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A.连续出版物 | 第53-54页 |
B.学位论文 | 第54页 |
C.论文集 | 第54-55页 |
D.专著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