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古书契论文

明清时期祁门谢氏宗族及其遗存文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2页
图表索引第12-14页
引言第14-30页
 一、选题的提出第14-15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15-25页
  (一) 徽州文书研究第16-20页
  (二) 徽州文书与徽州经济研究第20-22页
  (三) 徽州文书与徽州教育研究第22-23页
  (四) 徽州文书与徽州宗族研究第23-25页
 三、概念的界定第25-30页
  (一) 家(家庭)、家族、宗族第25-28页
  (二) 郡望、堂号第28页
  (三) 徽州文书、祁门谢氏文书第28-30页
第一章 祁门谢氏宗族遗存文书概述第30-50页
 一、祁门谢氏文书的分类第30-41页
  (一) 土地与财产文书第30-35页
  (二) 赋役文书第35-37页
  (三) 商业文书第37-38页
  (四) 宗族文书第38-39页
  (五) 官府文书第39页
  (六) 会社文书第39-40页
  (七) 社会关系文书第40-41页
 二、祁门谢氏文书的特点第41-46页
  (一) 文书内容真实第41-42页
  (二) 内容丰富,存世数量大第42-43页
  (三) 时间持续长久,包含时代多第43页
  (四) 内容保留完整,可归户性好第43-44页
  (五) 收藏单位分散第44页
  (六) 珍品孤本较多,研究价值高第44-46页
 三、祁门谢氏文书遗存的原因第46-49页
  (一) 思想重视,凡事立约第46-47页
  (二) 环境封闭,鲜罹兵燹第47页
  (三) 有效的保管措施第47-48页
  (四) 存世数量庞大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二章 从文书看祁门谢氏宗族的形成与发展第50-75页
 一、谢氏得姓第50-53页
  (一) 黄帝后裔说第50-51页
  (二) 炎帝后裔说第51-52页
  (三) 他姓改姓说第52-53页
 二、祁门谢氏溯源第53-60页
  (一) 谢铨是不是谢诠第53-55页
  (二) 谢诠世系考辨第55-57页
  (三) 谢诠的出仕与隐退第57-59页
  (四) 谢诠家世显赫第59-60页
 三、祁门谢氏宗族的发展第60-74页
  (一) 祁门谢氏宗族的形成第60-63页
  (二) 祁门谢氏宗族的扩展第63-72页
  (三) 祁门谢氏宗族的分布第72-74页
 小结第74-75页
第三章 从文书看祁门谢氏宗族的教育成就第75-95页
 一、祁门谢氏宗族的教育第75-80页
  (一) 祁门谢氏宗族的文化教育第75-77页
  (二) 祁门谢氏宗族与新安理学第77-79页
  (三) 祁门谢氏宗族与心学第79-80页
 二、祁门谢氏宗族的书院和著述文献第80-85页
  (一) 书院林立第81-82页
  (二) 神交精舍第82页
  (三) 文献和著述第82-85页
 三、祁门谢氏科第蝉联与累世簪缨第85-94页
  (一) 科第蝉联第85-89页
  (二) 累世簪缨第89-92页
  (三) 物质文化遗存第92-94页
 小结第94-95页
第四章 从文书看祁门谢氏宗族的财产累积第95-109页
 一、土地收益积累第95-102页
  (一) 土地倒卖收益第95-98页
  (二) 土地出租收益第98-100页
  (三) 土地种植收益第100-102页
 二、商业盈利积累第102-105页
  (一) 经商情况第102-103页
  (二) 商业文书遗存情况第103-104页
  (三) 商业文书遗存原因第104-105页
 三、宗族财产积累第105-108页
  (一) 族人捐输第105-106页
  (二) 贮蓄祀田第106-107页
  (三) 出租收益第107页
  (四) 结余续置第107-108页
 小结第108-109页
第五章 从文书看祁门谢氏宗族的社会关系第109-131页
 一、祁门谢氏宗族的内部关系第109-119页
  (一) 祁门谢氏宗族的管理第109-111页
  (二) 祁门谢氏宗族乏嗣承祧情况第111-113页
  (三) 祁门谢氏宗族的内部互助与矛盾第113-117页
  (四) 祁门谢氏宗族的佃仆管理与使用第117-119页
 二、祁门谢氏宗族与地方社会第119-125页
  (一) 祁门谢氏宗族与地方公益事业第119-122页
  (二) 祁门谢氏宗族与其他宗族第122-125页
 三、祁门谢氏宗族与国家第125-130页
  (一) 缴纳国课第125-127页
  (二) 承担徭役第127-129页
  (三) 官府支持第129-130页
 小结第130-131页
结语第131-137页
 一、祁门谢氏宗族在徽州宗族中的地位第131-132页
 二、祁门谢氏宗族生活区域的变迁与中国古代社会环境紧密联系第132-133页
 三、祁门谢氏宗族思想观念的改变与中国古代社会风气相适应第133-134页
 四、祁门谢氏宗族学术文化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学术氛围密切相关第134-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5页
 一、原始文献史料第137-139页
 二、徽州文书汇编第139-140页
 三、今人论著第140-142页
 四、研究论文第142-145页
附录第145-174页
 一、祁门谢氏选举人员名单第145-151页
  (一) 祁门谢氏文进士、文举人名单第145-147页
  (二) 祁门谢氏武进士、武举人名单第147页
  (三) 祁门谢氏荐辟人员名单第147页
  (四) 祁门谢氏封赠人员名单第147-148页
  (五) 祁门谢氏荫袭人员名单第148页
  (六) 祁门谢氏例贡人员名单第148-149页
  (七) 祁门谢氏舍选人员名单第149页
  (八) 祁门谢氏吏材人员名单第149-150页
  (九) 祁门谢氏文职补遗人员名单第150-151页
 二、祁门谢氏宗族孟宗一至二十一世宗祧承继名单汇总表第151-152页
 三、祁门谢氏文书目录第152-174页
致谢第174-1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与自由:庄子身体观研究--以《内七篇》为中心
下一篇:淮河流域周代遗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