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目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dsRNA 病毒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dsRNA 真菌病毒及其相关的生物学影响 | 第17-18页 |
·真菌 dsRNA 病毒侵染寄主以及其传播复制的方式 | 第18-19页 |
·双分病毒科(Partitiviridea)病毒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双分病毒科病毒的特征及其分类现状 | 第19-20页 |
·双分病毒科病毒的三分体现象 | 第20-21页 |
·双分病毒科病毒生物学影响及研究展望 | 第21-22页 |
·水稻纹枯病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及其危害的研究 | 第22页 |
·嗜水小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m)的研究 | 第22-23页 |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与展望 | 第23-24页 |
·dsRNA 的检测及克隆方法 | 第24-26页 |
·dsRNA 的检测 | 第24-25页 |
·获得 dsRNA 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方法 | 第25-26页 |
·随机引物 cDNA 文库克隆法 | 第25页 |
·单引物扩增法 | 第25-26页 |
·同源引物克隆法 | 第26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内容 | 第26-28页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与水稻纹枯病类似症状相关病原真菌的鉴定 | 第28-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材料 | 第28页 |
·试剂、药品及仪器 | 第28页 |
·形态学观察 | 第28-29页 |
·真菌的 ITS 和 18S rDNA 序列引物设计 | 第29页 |
·采用改良的 SDS-CTAB 法提取真菌基因组 | 第29-30页 |
·ITS 和 18S rDNA 序列扩增及测序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菌落形态、菌丝体形态及显微观察 | 第31-33页 |
·ITS 及 18S rDNA 序列分析 | 第33-3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嗜水小核菌中 dsRNA 检测、克隆与病毒性来源验证 | 第38-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51页 |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菌丝的培养与保存 | 第39页 |
·酶与试剂 | 第39页 |
·真菌中 dsRNA 提取 | 第39-40页 |
·dsRNA 纯化 | 第40页 |
·dsRNA 序列 cDNA 克隆 | 第40-46页 |
·M-SPAT 法序列扩增 | 第40-43页 |
·PCR 产物纯化 | 第43页 |
·cDNA 片段连接反应 | 第43-44页 |
·CaCl_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 | 第44页 |
·重组质粒转化 | 第44页 |
·重组质粒的筛选 | 第44-45页 |
·碱法制备重组质粒 DNA | 第45页 |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 | 第45-46页 |
·序列测定 | 第46页 |
·病毒粒子提取及电镜观察 | 第46页 |
·从病毒粒子样品中提取基因组 | 第46-47页 |
·SDS-PAGE 检测病毒粒子蛋白 | 第47页 |
·病毒基因组 Northern 杂交验证 | 第47-50页 |
·病毒基因组样品的电泳以及转膜 | 第48-49页 |
·预杂交 | 第49页 |
·生物素标记的 DNA 探针制备 | 第49页 |
·杂交与洗膜 | 第49-50页 |
·病毒基因组的 RT-PCR 检测及 DNA 探针的模板制备 | 第50-51页 |
·cDNA 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50-51页 |
·PCR 反应 | 第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61页 |
·菌丝中的 dsRNA 的纯化 | 第51-52页 |
·dsRNA 的回收及其 M-SPAT 结果 | 第52-53页 |
·质粒提取与酶切鉴定 | 第53-55页 |
·测序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病毒粒子的提取、电镜观察及其蛋白的检测 | 第56-58页 |
·Northern 杂交验证及 RT-PCR 验证 | 第58-6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嗜水小核菌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功能分析 | 第62-90页 |
·主要分析软件及分析方法 | 第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81页 |
·10 条病毒基因组 cDNA 序列的总分析 | 第62-66页 |
·4 种病毒基因组构成的分类分析 | 第66-81页 |
·基因组 ShV1R1 和 ShV1R2 组成的 ShV1 | 第66-69页 |
·基因组 ShV2R1、ShV2R2 和 ShV2R3 组成的 ShV2 | 第69-73页 |
·基因组 ShV3R1、ShV3R2 和 ShV3R3 组成的 ShV3 | 第73-76页 |
·基因组 ShV4R1 和 ShV4R2 组成的 ShV4 | 第76-81页 |
·病毒 ShV1/ShV2/ShV3/ShV4 分类的总结与讨论 | 第81-9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9页 |
附录:重要溶剂配制 | 第99-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