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研究--基于经济和人口的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高等教育区域资源配置研究 | 第11-12页 |
·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研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6-20页 |
·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区域布局结构 | 第16页 |
·区域布局理念 | 第16-17页 |
·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 第17页 |
·先导与协调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高等教育系统论 | 第18页 |
·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的基本类型 | 第18-20页 |
·公平理念:基于人口视角 | 第18-19页 |
·效率理念:基于经济视角 | 第19-20页 |
3 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的实证分析(上) | 第20-31页 |
·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第20-2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0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0-21页 |
·构造评价指标的权数 | 第21-23页 |
·各国区域分类 | 第23-24页 |
·分类方法 | 第23页 |
·各国区域分类结果 | 第23-24页 |
·各国区域高等教育水平评价 | 第24-31页 |
·基于经济水平分类的各国区域高等教育水平评价 | 第25-26页 |
·基于人口水平分类的各国区域高等教育水平评价 | 第26-28页 |
·基于高等教育水平分类的各国区域高等教育水平评价 | 第28-31页 |
4 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的实证分析(下) | 第31-40页 |
·研究对象与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各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分析 | 第32-40页 |
·基于经济水平分类的各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 | 第32-35页 |
·基于人口水平分类的各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 | 第35-37页 |
·基于高等教育水平分类的各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 | 第37-40页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0-44页 |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美国——注重公平、兼顾效率 | 第40页 |
·德国——适度公平、适度效率 | 第40页 |
·日本——注重效率、忽视公平 | 第40-41页 |
·英国——注重公平、保守效率 | 第41页 |
·中国——过于公平、忽视效率 | 第41页 |
·政策建议 | 第41-42页 |
·研究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A 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二元比较分析表 | 第46-47页 |
附录B 高等教育水平 | 第47-48页 |
附录B 续 | 第48-49页 |
附录B 续 | 第49-50页 |
附录B 续 | 第50-51页 |
附录B 续 | 第51-52页 |
附录B 续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