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结构复制度注塑成型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微注塑成型技术简介 | 第9-10页 |
| ·微结构复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发展趋势 | 第14页 |
| ·典型微结构塑件——微流控芯片 | 第14-16页 |
| ·微流控芯片的结构和材料 | 第15页 |
| ·微流控芯片的应用 | 第15-16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2 注塑成型理论及塑件缺陷成因分析 | 第18-24页 |
| ·注塑成型的基本原理 | 第18页 |
| ·注塑成型的工艺参数 | 第18页 |
| ·常规塑件注塑成型缺陷分析 | 第18-19页 |
| ·微流控芯片成型缺陷分析 | 第19-24页 |
| ·宏观缺陷 | 第19-22页 |
| ·微观缺陷 | 第22-24页 |
| 3 微流控芯片微通道的复制度分析 | 第24-40页 |
| ·芯片纵向微通道的复制度分析 | 第24-26页 |
| ·切片观察及拍照 | 第24-25页 |
| ·纵向微通道的复制度分析 | 第25-26页 |
| ·芯片纵、横微通道复制度差异 | 第26-28页 |
| ·横向微通道的切割位置 | 第26-27页 |
| ·纵、横微通道的复制差异 | 第27-28页 |
| ·横向微通道开口两侧成型形状的成因分析 | 第28-33页 |
| ·表面张力、壁面滑移等对熔体充模流动的影响 | 第28-30页 |
| ·模具横向微凸起正面根部圆角的形成 | 第30-32页 |
| ·模具横向微凸起背面根部直角的形成 | 第32-33页 |
| ·横向微通道正面开口圆角分析 | 第33-39页 |
| ·模具横向微凸起正面根部圆角半径的推导 | 第33-37页 |
| ·试验验证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油加热和电加热的成型差异及开口变形分析 | 第40-64页 |
| ·油加热注塑成型的纵、横微通道复制度比较 | 第40-47页 |
| ·油加热注塑成型的试验条件 | 第40页 |
| ·图像轮廓提取及测量 | 第40-41页 |
| ·不同模温下的纵、横微通道复制度比较 | 第41-46页 |
| ·比较的结果 | 第46-47页 |
| ·油加热和电加热对芯片微通道复制度的成型差异 | 第47-55页 |
| ·比较的条件 | 第48页 |
| ·不同模温下的纵向微通道开口对比 | 第48-54页 |
| ·比较的结果 | 第54-55页 |
| ·电加热明显改善微通道复制度的成因分析 | 第55页 |
| ·芯片横向微通道的开口变形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55-63页 |
| ·横向微通道的开口变形分析 | 第56-59页 |
| ·开口变形的成因 | 第59-63页 |
| ·解决方法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