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国际低碳理念的产生第10-11页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碳排放第11页
     ·城市住区与碳排放第11-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第13-16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框架第15-16页
第2章 低碳住区相关基础研究第16-27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16-17页
     ·低碳第16页
     ·低碳住区第16-17页
   ·低碳住区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基础第17-18页
     ·绿色住区理论第17页
     ·可持续住区理论第17页
     ·生态住区理论第17-18页
     ·理论辨析第18页
   ·国内外低碳理论研究进展第18-22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8-20页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第20-22页
   ·国内外低碳住区实践案例分析第22-25页
     ·贝丁顿住区第22-23页
     ·弗班住区第23页
     ·韦克舍第23-25页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济南市住区规划建设现状与碳排放第27-47页
   ·现阶段济南市住区基本特征第27-34页
     ·新建住区郊区化第27-30页
     ·住区趋向高强度开发第30-32页
     ·住区管理封闭化第32-33页
     ·注重内部景观环境规划第33-34页
   ·住区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第34-42页
     ·调研样本选取与评价指标分析第34-36页
     ·不利于低碳出行的道路交通组织模式第36-39页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交通碳排放第39-41页
     ·封闭管理与交通碳排放第41页
     ·住区高强度开发与交通碳排放第41-42页
   ·绿化景观环境设计与住区碳汇第42-45页
     ·住区绿化利于缓解热岛效应第42-43页
     ·绿地设计限制生态功能发挥第43-44页
     ·绿地景观设计增加水环境碳排放第44-45页
     ·绿地设计不利于引导低碳生活方式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低碳住区规划设计模式第47-72页
   ·低碳住区开发控制第47-53页
     ·开发容积率控制第47-49页
     ·住区尺度控制第49-52页
     ·小尺度开放街区有利于塑造室外活动空间第52页
     ·建筑规划布局第52-53页
   ·绿色交通体系设计第53-59页
     ·倡导公共交通交出行的道路交通组织第54-59页
     ·建立连续的慢行系统第59页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模式第59-64页
     ·住区公共设施配置相关分析第60页
     ·商业服务设施规划第60-62页
     ·社会公益性设施规划第62-64页
   ·高碳汇的住区绿地景观环境设计第64-71页
     ·低碳住区景观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第65-66页
     ·提高低碳住区绿化数量和质量的设计方法第66-68页
     ·低碳住区竖向规划与水循环设计第68-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低碳住区模式减碳绩效分析第72-77页
   ·交通碳排放第72-73页
     ·交通碳排放绝对减少值第72页
     ·交通碳排放规划预测减少值第72-73页
   ·绿地系统碳汇量第73-76页
     ·绿地系统碳汇量第73-75页
     ·住区节水减碳量第75-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77-79页
   ·基本结论第77页
   ·相关讨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图表索引第82-84页
调研问卷表格第84-86页
后记第86-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转型背景下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研究
下一篇:宁夏生态移民中适宜绿色技术应用研究--以红寺堡区生态移民建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