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生态移民中适宜绿色技术应用研究--以红寺堡区生态移民建设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宁夏生态移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11-12页 |
·农村民居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2-13页 |
·生态建筑学和绿色适宜技术的提出 | 第13-15页 |
·课题的研究来源和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第2章 宁夏地区适宜绿色建筑技术策略 | 第19-41页 |
·宁夏地理及气候特点研究 | 第19-26页 |
·地理环境综述 | 第19-22页 |
·气候环境综述 | 第22-26页 |
·人文因素分析 | 第26-30页 |
·民族迁移融合 | 第26-27页 |
·回族宗教信仰与民居文化形态 | 第27-30页 |
·宁夏地区传统民居 | 第30-34页 |
·当地传统民居形式分析 | 第30-33页 |
·传统的功能布局 | 第33-34页 |
·宁夏地区农村适宜绿色技术分析 | 第34-41页 |
·住宅空间布局节能策略分析 | 第34-37页 |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分析 | 第37-38页 |
·可再生资源利用 | 第38-41页 |
第3章 红寺堡区鲁家窑村绿色设计实践 | 第41-69页 |
·生态移民村绿色设计目的和策略 | 第41-43页 |
·生态移民村绿色设计目的 | 第41-42页 |
·生态移民村绿色设计策略 | 第42-43页 |
·鲁家窑移民新村概况 | 第43-45页 |
·地理位置 | 第44页 |
·地形地貌 | 第44页 |
·气候条件 | 第44页 |
·土壤、植被 | 第44-45页 |
·水文气象 | 第45页 |
·移民新村环境规划设计 | 第45-50页 |
·公共服务设施 | 第46-47页 |
·交通设计 | 第47-48页 |
·绿化系统规划 | 第48-49页 |
·建筑布局 | 第49-50页 |
·移民新村生态院落设计 | 第50-52页 |
·移民新村院落空间设计 | 第51-52页 |
·移民新村院落生态设计 | 第52页 |
·绿色民居设计 | 第52-67页 |
·平面布局设计 | 第53-55页 |
·自然采光优化设计 | 第55-56页 |
·立面和造型设计 | 第56-57页 |
·围护结构保温技术 | 第57-61页 |
·太阳能采暖技术 | 第61-67页 |
·住区水环境设计 | 第67-68页 |
·节材设计 | 第68-69页 |
第4章 建筑物理环境测试 | 第69-81页 |
·实地考察概述 | 第69-70页 |
·民居室内物理环境测试 | 第70-75页 |
·测试参数 | 第70-71页 |
·测试方案 | 第71页 |
·测试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 第71-72页 |
·室内物理环境测试结果 | 第72-75页 |
·太阳能采暖系统测试 | 第75-81页 |
·测试设备 | 第75-76页 |
·测点布置 | 第76页 |
·检测结果 | 第76-81页 |
第5章 红寺堡区鲁家窑村绿色设计效益分析 | 第81-85页 |
·社会效益分析 | 第81页 |
·经济性分析 | 第81-83页 |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部分增量成本概算 | 第81页 |
·可再生能源建筑技术经济性分析 | 第81-83页 |
·生态效益分析 | 第83-8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总结 | 第85-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后记 | 第89-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