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1 绪论 | 第12-19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国内外文献回顾 | 第13-15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7-19页 |
| 2 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 第19-27页 |
| ·非正规就业的概念 | 第19-20页 |
| ·我国非正规就业的产生和发展 | 第20-21页 |
| ·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 | 第21-23页 |
|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21-22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2页 |
| ·内部分层理论 | 第22-23页 |
| ·发展非正规就业的积极意义 | 第23-24页 |
| ·当前我国非正规就业规模的估计 | 第24-27页 |
| 3 非正规就业的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 第27-42页 |
| ·数据来源及其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7-31页 |
| ·数据来源 | 第27页 |
| ·变量选取 | 第27-29页 |
| ·模型的设定 | 第29页 |
|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 ·实证分析模型 | 第31-38页 |
| ·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1-34页 |
| ·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 ·工资收入分解与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 ·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平均工资的 Oaxaca 分解 | 第38-39页 |
| ·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条件分位回归分解 | 第39-42页 |
|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2-46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政策与建议 | 第43-46页 |
| ·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瓶颈 | 第43-44页 |
| ·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 第44页 |
| ·打破就业的户籍限制 | 第44-45页 |
| ·加大教育投入与技术培训 | 第45页 |
|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管理 | 第45页 |
| ·逐步完善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水平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附录 | 第50-51页 |
| 附录——1 正规就业分位数回归系数分布图 | 第50页 |
| 附录——2 非正规就业分位数回归系数分布图 | 第50-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