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战时首都重庆的民事审判制度与实践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导论第14-21页
 一、论题的选择及意义第14-16页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三、研究方法第18-21页
  (一) 实事求是的方法第19页
  (二) 文本分析的方法第19-20页
  (三) 角色分析法第20页
  (四) 比较分析法第20-21页
第一章 民事审判的运行环境第21-44页
 一、政治环境第22-26页
 二、经济变化第26-34页
  (一) 战时重庆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施政方针第27-32页
  (二) 战时的社会生活第32-34页
 三、战时重庆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机构第34-44页
  (一) 基本的司法组织及司法制度第34-39页
  (二) 实验地方法院的建设第39-44页
第二章 民事审判的法律依据第44-74页
 一、以《中华民国民法典》为中心的民事实体法第44-58页
  (一) 《中华民国民法典》的制定第45页
  (二) 《中华民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第45-51页
  (三) 《中华民国民法典》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第51-58页
 二、以《中华民国民事诉讼法》为核心的民事程序法第58-65页
  (一) 《中华民国民事诉讼法》的制定及主要内容第59-61页
  (二) 《中华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订第61-65页
 三、战时颁布的民事特别法第65-74页
  (一) 《非常时期民事诉讼补充条例》第66-67页
  (二) 其他因战事而颁布的民事法律规定第67-74页
第三章 民事审判实践之一:程序第74-112页
 一、主要的审判程序第75-97页
  (一) 审理民事诉讼案件的各级法院第76-80页
  (二) 民事诉讼案件的一般审判程序第80-97页
 二、民事审判的重要方式:调解制度第97-107页
  (一) 调解的类型和适用范围第99-101页
  (二) 调解的实务第101-104页
  (三) 调解与和解第104-107页
 三、假执行制度的司法实践第107-112页
第四章 民事审判实践之二:典型案例第112-139页
 一、典权私案第113-125页
  (一) 典权之回赎第114-120页
  (二) 诈卖为典第120-125页
 二、房屋租赁之私案第125-131页
 三、买卖统管物品的私案第131-136页
 四、结论第136-139页
第五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评价第139-159页
 一、战时民事审判的特点第139-150页
  (一) 顺应战时需要,完善民事审判规定第139-142页
  (二) 加强法官培养,提高民事审判的专业化第142-146页
  (三) 降低诉讼成本,重点提升民事审判效率第146-147页
  (四) 审判实践与法律制度的某些脱节第147-150页
 二、战时民事审判的价值第150-159页
  (一) 保障民事审判制度的稳定与发展第151-153页
  (二) 充分诠释民事司法的价值第153-154页
  (三) 坚持司法独立第154-159页
余论:战时民事审判制度的传承与发展第159-161页
致谢第161-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中期坟产争讼问题研究--基于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下一篇:通过英语阅读策略训练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