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清代中期坟产争讼问题研究--基于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内容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6页
引言第16-32页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第16-19页
 二、为何选择“清代中期”第19-21页
 三、相关学术研究之回顾第21-29页
 四、写作方法与材料来源第29-32页
第一章 清代社会的坟产权属与管理第32-56页
 一、坟产的概念第32-35页
  (一) 与“坟”相关的概念第32-33页
  (二) “坟产”概念的界定第33-35页
 二、坟产的权属第35-48页
  (一) 坟产的来源第35-38页
  (二) 坟产的权属第38-39页
  (三) 坟产的凭证第39-48页
 三、坟产的管理第48-54页
  (一) 管理人第48-49页
  (二) 管理内容第49-52页
  (三) 管理方式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二章 清代社会的坟山风水、坟禁与摘留第56-74页
 一、坟山风水第56-63页
  (一) 风水的含义第56-58页
  (二) 风水的思想渊源第58-60页
  (三) 祖坟风水第60-63页
 二、坟茔禁步第63-67页
  (一) 坟禁的含义第63-64页
  (二) 坟禁的范围第64-65页
  (三) 坟禁的设定第65-67页
 三、摘留习俗第67-72页
  (一) 摘留的含义第67-68页
  (二) 卖地留坟第68-69页
  (三) 摘留阴地第69-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三章 清代政府关于坟产的法律规定第74-91页
 一、清代法律对于坟产所有权的保护第74-80页
  (一) 确认坟地所有权第74-76页
  (二) 严禁侵犯坟地产权第76-79页
  (三) 保护坟山荫木第79-80页
 二、清代法律对于坟墓的特殊规定第80-86页
  (一) 坟墓建制的等级制度第80-82页
  (二) “发冢”行为的惩治第82-85页
  (三) 帝王寝陵的特殊保护第85-86页
 三、清政府关于坟山风水的相关规定第86-90页
  (一) 清政府对待风水的态度第86-87页
  (二) 清代法律中有关风水的条文第87-89页
  (三) 清代地方政府的规定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四章 清代中期坟产争讼的基本类型第91-116页
 一、侵犯坟地产权之讼第92-105页
  (一) 侵越坟界第92-96页
  (二) “估葬”与“盗葬”第96-100页
  (三) “藉坟霸占”第100-103页
  (四) 冒认祖坟第103-104页
  (五) 盗卖坟地第104-105页
 二、侵犯坟山风水之讼第105-113页
  (一) 侵害祖坟“龙脉”第107-110页
  (二) 谋占风水第110-111页
  (三) 盗伐风水树第111-112页
  (四) 玷污风水第112-113页
 三、损毁先祖坟茔之讼第113-115页
  (一) 践踏坟茔第113-114页
  (二) 挖毁坟茔第114-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五章 清代中期坟产争讼的调处与审断第116-150页
 一、坟产争讼的民事调判概况第116-121页
  (一) 坟产争讼的救济途径分析第117-118页
  (二) 坟产争讼的处理结果分析第118-121页
 二、坟产争讼的民间调处第121-129页
  (一) 坟产争讼之初的约邻调处第121-123页
  (二) “官、民”互动中的民间调处第123-128页
  (三) 官府对于民间调处的态度第128-129页
 三、坟产争讼的官府审断第129-149页
  (一) 州县审断并非严格依照大清律例第131-138页
  (二) 民间习俗的司法认同第138-144页
  (三) “情、理、法”的综合运用第144-149页
 本章小结第149-150页
第六章 清代中期坟产争讼的特点与原因第150-172页
 一、清代中期坟产争讼的特点分析第150-160页
  (一) 地权、风水等因素使案情错综复杂第150-153页
  (二) 常有家族成员共同参与诉讼第153-154页
  (三) 容易引起官方和民间的高度重视第154-156页
  (四) 侵犯坟产往往成为诉讼的借口第156-160页
 二、清代中期坟产争讼的原因分析第160-170页
  (一) 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土地频繁交易第160-162页
  (二) 人口的增加使土地变成稀缺资源第162-163页
  (三) 孝义观念使坟产受到格外重视第163-164页
  (四) 风水观念使坟产成为“敏感地带”第164-165页
  (五) “祖产观念”影响坟产的正常流转第165-167页
  (六) 诬告之恶习引发“藉坟滋讼”第167-170页
 本章小结第170-172页
第七章 坟产争讼:清代中期的文化、法律与社会第172-184页
 一、“乡土本色”:清代中期的民间文化第172-175页
 二、“多元一体”:清代中期的民事法源第175-179页
 三、“敬祖收族”:清代中期的宗法社会第179-182页
 本章小结第182-184页
余论第184-189页
图表索引第189-190页
附录第190-208页
致谢第208-211页
参考文献第211-22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22页

论文共2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以赣南(1939-1949)为中心的考察
下一篇:战时首都重庆的民事审判制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