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利用博客进行初中作文教学的现实源起 | 第9-15页 |
(一) 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 第9-13页 |
1、 学情调查和分析 | 第9-12页 |
2、 教情调查和分析 | 第12-13页 |
(二) 新课程理念映射下的博客特点 | 第13-15页 |
1、 自由开放性 | 第13页 |
2、 平等共享性 | 第13-14页 |
3、 情志感悟性 | 第14-15页 |
二、 利用博客进行初中作文教学的实施依据 | 第15-21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1、 传播学理论 | 第15-16页 |
2、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 第16-18页 |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二) 现实依据 | 第19-21页 |
1、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 第19页 |
2、 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 第19页 |
3、 初中生的写作特点 | 第19-20页 |
4、 初中生的时代特点 | 第20-21页 |
三、 利用博客进行初中作文教学的价值分析 | 第21-29页 |
(一) 利用博客巩固学生的写作主体地位 | 第21-23页 |
1、 即时记录,捕捉写作灵感 | 第21-22页 |
2、 形式新颖,培植写作兴趣 | 第22-23页 |
3、 成功意识,提升写作信心 | 第23页 |
(二) 利用博客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 第23-26页 |
1、 敦促学生撰写有实际意义的日记 | 第23-24页 |
2、 帮助学生形成有真情实感的积累 | 第24-25页 |
3、 引导学生进行有读者意识的写作 | 第25-26页 |
(三) 利用博客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意识 | 第26-27页 |
1、 强调情感因素的作用 | 第26页 |
2、 形成对生活情感的积淀 | 第26-27页 |
3、 实现对道德品质的塑造 | 第27页 |
(四) 利用博客演示教师“下水文”写作 | 第27-29页 |
四、 利用博客进行初中作文教学的教学策略 | 第29-37页 |
(一) 个人博客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1、 创设情境,还原真实的写作环境 | 第29-30页 |
2、 日积月累,创建个人网络作品集 | 第30-31页 |
3、 超文本链接,建设个人“读者文摘” | 第31页 |
(二) 班级博客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 第31-35页 |
1、 多管齐下,打造作文教学平台 | 第31-32页 |
2、 轮流写作,开创“流动日志”模式 | 第32-33页 |
3、 提炼精华,创建“班级作品集” | 第33-34页 |
4、 广开言路,营造“教、学叙事”环境 | 第34-35页 |
(三) 博客评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 第35-37页 |
1、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 第36页 |
2、 家校相融合,亲友共参与 | 第36-37页 |
五、 利用博客进行初中作文教学的教学反思 | 第37-41页 |
(一) 利用博客进行作文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 第37-39页 |
1、 博客作文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作文教学 | 第37页 |
2、 防止“复制+粘贴”的思维惰性 | 第37-38页 |
3、 莫让“速食文化”稀释了文化浓度 | 第38-39页 |
(二) 利用博客进行作文教学的规范和引导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