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试论唐代的西域乐舞诗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15页
 (一) 唐代西域乐舞诗概说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2-13页
 (三)研究思路及基本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 社会文化与审美趋尚的有机融合:唐代西域乐舞诗的兴盛原因第15-19页
 (一) 稳定的社会环境第15页
 (二) 多元的文化认同第15-16页
 (三) 普遍的娱乐风尚第16-17页
 (四) 统治者的重视与喜好第17-19页
二、 音乐场景与边地情怀的形象载体:唐代西域乐诗的丰富内涵第19-39页
 (一) 飒飒风和雨,切切鬼神语:描摹音乐情态,再现演奏场景第19-27页
  1. 琵琶第19-22页
  2. 觱篥第22-24页
  3. 羯鼓第24-25页
  4. 其他第25-27页
 (二) 胡尘清玉寒,羌笛韵金钮:展现异域风情,抒写边地情怀第27-37页
  1. 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体现军旅生活,浸情边地风情第32-33页
  2.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凸显征戍战伐,表抒故园愁思第33-35页
  3.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寄寓事功理想,唱响时代旋律第35-37页
 (三)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深可哀矜的昭君形象第37-39页
三、 异域风情与文化交融的诗学显现:唐代西域舞诗的艺术表现——以胡旋、胡腾、柘枝为中心第39-51页
 (一) 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精巧细密的场景构设第42-44页
 (二)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生动可感的形象刻画第44-47页
  1. 外貌服饰第44-45页
  2. 舞姿舞态第45-47页
 (三)旁收拍拍金铃摆,却踏 声声锦袎摧:健朗明畅的韵律格调第47-49页
 (四)柘枝蛮鼓殷晴雷,破浪千帆阵马来:丰富多样的手法技巧第49-51页
四、 唐代西域乐舞诗的意义和价值第51-56页
 (一) 丰富了唐诗的题材和表现范围第51页
 (二) 展现了生动的民俗文化第51-53页
 (三) 显现了民族文化交流的历程第53-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诗雨意象研究
下一篇:论王蒙创作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