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诚信体系建构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8-11页 |
(一) 选题目的 | 第8-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 理论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商业诚信体系相关理论阐释 | 第14-22页 |
一、诚信与商业诚信 | 第14-19页 |
(一) 诚信的内涵 | 第14-16页 |
(二) 商业诚信的内涵 | 第16-17页 |
(三) 商业诚信的特点 | 第17-19页 |
二、商业诚信体系 | 第19-22页 |
(一) 商业诚信体系的内涵 | 第19-20页 |
(二) 商业诚信体系的构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建构商业诚信体系的现实意义 | 第22-28页 |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 第22-24页 |
(一)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道德力量 | 第22-23页 |
(二) 保证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23-24页 |
二、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出环节 | 第24-28页 |
(一)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尺度 | 第24-26页 |
(二) 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我国目前商业诚信失范的表征及原因 | 第28-36页 |
一、商业诚信"失范"的现实表征 | 第28-31页 |
(一) 表现形态多样 | 第28-29页 |
(二) 造成损害严重 | 第29-31页 |
二、商业诚信"失范"的基本原因 | 第31-36页 |
(一) 传统诚信文化的弱点是历史原因 | 第31-32页 |
(二) 市场经济机制的缺陷是根本原因 | 第32-33页 |
(三) 交易信息严重不对称是直接原因 | 第33-34页 |
(四) 商业诚信的法律保障不足是重要原因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建构商业诚信体系的路径 | 第36-43页 |
一、完善管理机制 | 第36-38页 |
(一)完善商业诚信体系的各项制度 | 第36-37页 |
(二) 完善商业行业的诚信自律机制 | 第37-38页 |
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 | 第38-40页 |
(一) 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 第38-39页 |
(二)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 | 第39-40页 |
三、建立约束机制 | 第40-43页 |
(一) 建立商业诚信的法律保障机制 | 第40-42页 |
(二) 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管理机制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个人简介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