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演绎王志信新民歌的风格
论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7-8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8-9页 |
第一章 王志信新民歌的创作特点 | 第9-25页 |
·创作选题 | 第9-14页 |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题材 | 第9-11页 |
·诗词 | 第11页 |
·民间故事题材 | 第11-14页 |
·创作手法 | 第14-18页 |
·曲式篇幅大 | 第14页 |
·单段体向多段体发展 | 第14-15页 |
·加工原民歌 | 第15页 |
·加入戏曲元素 | 第15-18页 |
·创作思路 | 第18-20页 |
·传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 第18-19页 |
·声乐作品的科学性 | 第19-20页 |
·从曲式结构上看 | 第20-25页 |
·《孟姜女》曲式分析 | 第20-23页 |
·《牛郎织女》曲式分析 | 第23页 |
·《木兰从军》曲式分析 | 第23-24页 |
·《桃花红杏花白》曲式分析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如何正确演绎王志信新民歌 | 第25-32页 |
·装饰音的演唱技巧 | 第25-26页 |
·下滑音 | 第25页 |
·波音 | 第25-26页 |
·前倚音 | 第26页 |
·戏曲不同的润腔和板式演唱技巧 | 第26-30页 |
·拖腔 | 第26-27页 |
·甩腔 | 第27页 |
·断腔 | 第27-28页 |
·哭腔 | 第28-29页 |
·摇板 | 第29-30页 |
·地方语言及咬字的把握 | 第30-32页 |
·地方语言 | 第30页 |
·咬字技巧(刚性咬字与媚性咬字)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演唱 | 第32-35页 |
·如何把握《牛郎织女》的演唱情绪 | 第32-33页 |
·如何把握《孟姜女》的演唱情绪 | 第33页 |
·如何把握《木兰从军》的演唱情绪 | 第33-34页 |
·如如何把握《昭君出塞》的演唱情绪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