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8-10页
     ·研究目的第8页
     ·研究意义第8-10页
   ·研究综述第10-14页
     ·国家政策层面第10-12页
     ·理论研究层面第12-13页
     ·高校实践层面第13-14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内涵分析第15-19页
   ·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内涵分析第15-16页
     ·职业第15页
     ·职业化第15-16页
     ·专业第16页
     ·专业化第16页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内涵分析第16-19页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内涵分析第16-17页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内涵分析第17-19页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现状第19-24页
   ·已具备坚实的基础第19-21页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第19-20页
     ·各高校已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第20-21页
     ·完善的学科专业作支撑第21页
     ·职业认同感不断提第21页
   ·存在的关键性问题第21-24页
     ·专职不专业第21-22页
     ·角色不清晰第22-23页
     ·体制不科学第23-24页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比较第24-31页
   ·国外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第24-27页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第24-25页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第25-27页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第27-28页
     ·我国香港地区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第27页
     ·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第27-28页
   ·国内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启示第28-31页
     ·组织机构有待改善第28-29页
     ·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第29页
     ·从业人员数量有待充实第29-31页
第五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对策研究第31-56页
   ·加强管理体制改革第31-37页
     ·创新组织管理框架第31-33页
     ·组织管理机制第33-34页
     ·岗位设置及人员安排第34-36页
     ·任职条件和待遇第36-37页
     ·晋级或晋升办法第37页
   ·开设辅导员专业第37-47页
     ·开设高校辅导员专业的可行性第38-39页
     ·培养方案第39-45页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标准设想第45页
     ·入职资格认证第45-47页
   ·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职后培训第47-50页
     ·聘请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第47-49页
     ·完善培训层级第49-50页
     ·操作办法第50页
   ·完善激励方案第50-54页
     ·改善物质激励第51-52页
     ·强化精神激励第52-54页
   ·优化考核评比第54-56页
     ·考评原则第55页
     ·考评程序和结果应用第55-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高校休读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下一篇:渝东南地区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