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二疣犀甲对椰子心叶挥发物的反应及其嗅感器超微结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引言第9-17页
   ·二疣犀甲形态特征与危害特征第9-10页
   ·二疣犀甲地理分布与寄主植物第10页
   ·二疣犀甲生物生态学第10-11页
   ·二疣犀甲成灾原因第11页
     ·二疣犀甲生存环境适应能力极强第11页
     ·寄主植物种类丰富且缺少天敌第11页
     ·人为因素第11页
   ·二疣犀甲综合防治研究进展第11-12页
     ·聚集信息素诱捕第11-12页
     ·病毒防治第12页
     ·病原真菌防治第12页
     ·其他防治方法第12页
   ·植物挥发物质的研究第12-15页
     ·植物挥发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第13-14页
     ·植物挥发物质对昆虫引诱作用的研究第14-15页
   ·昆虫对植物气味的识别与感受机制第15-16页
     ·植食性昆虫对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识别第15页
     ·植食性昆虫对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感受机制第15-16页
   ·选题依据第16-17页
2 椰子心叶挥发物质的收集与鉴定第17-23页
   ·材料和方法第17-18页
     ·实验树种及来源第17页
     ·挥发物质的采集第17-18页
     ·空气空白对照实验第18页
     ·挥发物质的鉴定第18页
   ·结果与分析第18-22页
     ·椰子心叶挥发性物质化学组分研究第18-22页
   ·讨论第22-23页
3 二疣犀甲成虫对椰子心叶挥发物质触角电位反应和行为反应研究第23-34页
   ·材料和方法第23-26页
     ·实验昆虫第23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3-24页
     ·触角电位(EAG)实验方法第24-25页
     ·行为选择实验方法第25页
     ·聚集信息素对二疣犀甲田间种群活动监测第25-26页
     ·数据分析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1页
     ·二疣犀甲成虫对椰子心叶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第26-28页
     ·二疣犀甲成虫对椰子心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第28-29页
     ·聚集信息素对二疣犀甲田间种群活动监测第29-31页
   ·讨论第31-34页
     ·二疣犀甲触角电位反应第31-32页
     ·二疣犀甲行为反应第32-33页
     ·聚集信息素对二疣犀甲田间种群活动监测第33-34页
4 二疣犀甲成虫头部感受器超微结构观察第34-41页
   ·材料和方法第34-35页
     ·实验材料第34页
     ·实验方法第34-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39页
     ·触角的外部形态第35页
     ·触角感器的分布与类型第35-36页
     ·下颚须、下唇须及其感器的外部形态第36-39页
   ·讨论第39-41页
5 结论第41-42页
6 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A第47-48页
附录B第48-50页
附录C第50-51页
项目资助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辣椒环斑病毒(Chilli ringspot virus)全基因组克隆及序列分析
下一篇:侵染海南甘蔗的高粱花叶病毒鉴定及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