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9-19页 |
·海南甘蔗种植情况 | 第9-10页 |
·甘蔗病毒病害情况 | 第10-11页 |
·甘蔗花叶病 | 第11-14页 |
·流行病研究 | 第11-12页 |
·传播方式及寄主 | 第12页 |
·病理学特性 | 第12-13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分子生物学进展与病害防治 | 第14页 |
·海南甘蔗花叶病病原检测进展 | 第14-16页 |
·甘蔗花叶病及其病原检测情况 | 第15页 |
·海南甘蔗病毒病调查情况 | 第15-16页 |
·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30页 |
·毒源 | 第19页 |
·酶和化学试剂 | 第1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高粱花叶病毒生物学测定、提纯、理化性质分析 | 第20-23页 |
·生物学测定 | 第20页 |
·病毒提纯 | 第20页 |
·病毒定量及纯度测定 | 第20页 |
·病毒的电镜观察 | 第20-21页 |
·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测定 | 第21页 |
·质谱分析 | 第21-22页 |
·Western blot检测 | 第22页 |
·病毒分离物的RNA抽提 | 第22-23页 |
·病毒CP基因克隆与测序 | 第23页 |
·CP编码区PCR扩增及产物回收 | 第23页 |
·SrMV抗血清制备 | 第23-24页 |
·免疫前血清背景检测 | 第24页 |
·免疫过程 | 第24页 |
·免疫后血清效价测定 | 第24页 |
·收集抗血清 | 第24页 |
·ID-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24页 |
·抗血清效价检测方法 | 第24页 |
·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测试 | 第24页 |
·SrMV RT-PCR引物筛选 | 第24-27页 |
·引物设计 | 第24-25页 |
·第一链cDNA合成 | 第25页 |
·RT-PCR检测 | 第25-27页 |
·不同引物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 第27页 |
·SrMV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7-28页 |
·实时定量PCR条件优化和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7-28页 |
·SrMV检测体系的方法学测试 | 第28页 |
·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黄叶病毒多重PCR检测 | 第28-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6页 |
·海南糖蔗病毒感染情况 | 第30页 |
·病样总DNA和总RNA提取 | 第30-31页 |
·海南甘蔗病毒病病原筛查 | 第31-32页 |
·病毒生物学测定 | 第32页 |
·电镜观察 | 第32-33页 |
·病毒定量及纯度测定 | 第33页 |
·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测定与Western blot结果 | 第33-34页 |
·SrMV病毒粒子蛋白质谱分析 | 第34-35页 |
·血清学实验 | 第35页 |
·病毒CP基因克隆与测序 | 第35-36页 |
·病毒分离物的RNA抽提 | 第36-37页 |
·SrMV抗血清制备 | 第37-38页 |
·SrMV和ScYLV不同引物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 第38-39页 |
·普通PCR引物灵敏性实验 | 第39页 |
·SrMV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9-42页 |
·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黄叶病毒多重PCR检测 | 第42-46页 |
·单重RT-PCR条件优化 | 第42-43页 |
·多重PCR条件优化 | 第43-44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44页 |
·灵敏度检测分析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50页 |
·海南甘蔗病毒病病原筛查 | 第46页 |
·高粱花叶病毒海南分离物的分离提纯 | 第46-47页 |
·SrMV抗血清制备 | 第47页 |
·实时定量PCR检测高粱花叶病毒 | 第47-48页 |
·多重PCR检测 | 第48页 |
·有关甘蔗RNA提取 | 第48-49页 |
·本实验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参与和资助项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