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浙江省中小企业农民工社会融合状况调查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选题背景第7-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8-16页
   ·社会排斥第8-10页
     ·社会排斥的有关概念第8-9页
     ·社会排斥的多维度性第9页
     ·社会排斥的原因第9-10页
   ·社会融合第10-13页
     ·社会融合的有关概念第10-11页
     ·社会融合的两种理论第11页
     ·国外社会融合政策第11-12页
     ·社会融合的指标第12-13页
   ·社会质量第13-16页
     ·社会质量的概念第13-14页
     ·社会质量的要素第14-16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16-20页
   ·研究思路第16页
   ·研究方案第16-20页
     ·调查对象的选取第16-17页
     ·调查研究方法第17页
     ·指标操作化第17-18页
     ·调查样本的总体特征第18-20页
第四章 社会融合状况的分析第20-40页
   ·经济层面融合第20-26页
     ·客观指标第20-23页
     ·主观指标第23-26页
   ·政治层面融合第26-30页
     ·客观指标第26-28页
     ·主观指标第28-30页
   ·社会层面融合第30-36页
     ·客观指标第30-34页
     ·主观指标第34-36页
   ·心理建构融合第36-40页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第40-48页
   ·中小企业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第40-41页
   ·中小企业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特点(与社区调查结果相比较)第41-44页
     ·职业状况第42页
     ·个人收入第42页
     ·居住环境满意度第42-43页
     ·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第43页
     ·社会保险参保情况第43-44页
   ·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原因分析第44-48页
     ·制度性因素第44-45页
     ·社会性因素第45-46页
     ·个体人力资本缺陷第46-48页
第六章 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措施第48-51页
   ·不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乡居民差别待遇第48-49页
   ·扩大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保障农民工的政治权利第49页
   ·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生活融合第49-50页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个体人力资本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党、知识分子与思想整合--1958年“交心运动”的政治学分析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工作嵌入的影响研究--以歧视感知为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