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工作嵌入的影响研究--以歧视感知为中介变量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现实背景第10-11页
     ·理论背景第11-12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第13-16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框架第14-16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16-27页
   ·理论基础:社会认同理论第16-18页
     ·社会认同概念界定第16页
     ·社会认同理论基本内容第16-18页
   ·新生代农民工及其身份认同研究述评第18-20页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第18-19页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概念界定及测量第19-20页
   ·工作嵌入概念测量和研究现状第20-25页
     ·工作嵌入概念界定和测量第20-22页
     ·工作嵌入研究现状第22-25页
   ·歧视感知概念界定和测量第25-27页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第27-33页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与工作嵌入第27-30页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与歧视感知第30-31页
   ·歧视感知的中介作用第31-33页
第四章 数据收集与问卷设计第33-36页
   ·数据收集方法第33-34页
   ·问卷设计第34-36页
     ·量表选择和修订第34页
     ·形成问卷和数据录入第34-36页
第五章 数据处理第36-54页
   ·数据的初步处理和样本结构的分析第36-40页
     ·缺省值的处理第36-37页
     ·样本结构的分析第37-40页
   ·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第40-41页
     ·结构方程模型第40页
     ·偏最小二乘回归第40-41页
   ·测量模型检验第41-47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41-43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43-47页
   ·直接模型检验第47-50页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和企业工作嵌入第48-49页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和歧视感知第49-50页
   ·中介模型检验第50-51页
   ·假设检验的结果第51-52页
   ·研究结论第52-54页
第六章 研究意义与研究局限第54-57页
   ·研究意义第54-55页
   ·研究局限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省中小企业农民工社会融合状况调查
下一篇:乡村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