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左传》谏者形象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引言第7-12页
1 《左传》谏者形象定义及分类第12-22页
   ·《左传》谏者形象定义第12-14页
   ·《左传》谏者形象分类第14-22页
     ·按社会阶层及身份划分第14-18页
     ·按进谏次数及人物出现频率分第18-19页
     ·按进谏方式分第19-20页
     ·按进谏风格及语气强弱特点分第20页
     ·按进谏结果分第20-22页
2 《左传》谏者形象的谏说行为分析第22-35页
   ·直言劝谏第22-24页
   ·婉言巧谏第24-32页
     ·引用第25-28页
     ·比喻第28-32页
   ·激烈强谏第32-35页
3 《左传》谏者形象的文化内涵第35-49页
   ·伦理约束下的身份意识第35-37页
     ·宗法伦理下的时代背景第35-36页
     ·春秋时代的君臣伦理第36页
     ·身为臣子的身份意识第36-37页
   ·“惩劝”意图的实施主体第37-41页
     ·“惩劝”主题的一贯性第37-38页
     ·“惩劝”意图实施的途径第38页
     ·谏者作为“惩劝”意图的实施主体的体现第38-41页
   ·崇礼尚德的价值取向第41-49页
     ·《左传》中的“劝善”第41-42页
     ·《左传》对礼和德的崇尚第42-43页
     ·谏者身上礼和德的体现第43-49页
4 《左传》谏者形象的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49-54页
   ·《左传》谏者形象的特征第49-51页
     ·《左传》谏者是不同于书中其他人物形象的特殊群体第49-50页
     ·《左传》谏者具有不同于战国时期类似人物的特殊属性第50-51页
   ·谏者人物形象对后世影响第51-54页
     ·惩劝功能的延续第51-52页
     ·人格精神的弘扬第52页
     ·语言技巧的开创第52-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1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左思接受史研究
下一篇:吴语小说的文学与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