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概述 | 第15-25页 |
·人工湿地分类 | 第15-18页 |
·人工湿地的组成及作用 | 第18-21页 |
·人工湿地植物 | 第19-20页 |
·人工湿地基质 | 第20-21页 |
·人工湿地微生物 | 第21页 |
·复合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复合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3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25-36页 |
·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机理 | 第25-29页 |
·人工湿地脱氮机理 | 第25-27页 |
·人工湿地除磷机理 | 第27-28页 |
·其他水质指标的去除机理 | 第28-29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6页 |
·自身因素 | 第29-30页 |
·pH 值因素 | 第30-31页 |
·温度因素 | 第31-32页 |
·水力停留时间因素 | 第32-33页 |
·水力负荷因素 | 第33-34页 |
·溶解氧与 CO2浓度因素 | 第34页 |
·微生物因素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4 复合人工湿地示范工程概况 | 第36-40页 |
·水环境概况 | 第36-37页 |
·气候条件 | 第37页 |
·工程设计 | 第37-39页 |
·工程设计基本参数 | 第37-38页 |
·工艺流程 | 第38-39页 |
·工程运行管理 | 第39-40页 |
·进水方式 | 第39页 |
·湿地水位的控制 | 第39页 |
·湿地内水流均匀性的控制 | 第39-40页 |
5 复合人工湿地示范工程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44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水样来源 | 第40页 |
·实验药品 | 第40-41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总氮的测定方法 | 第42-43页 |
·总磷的测定方法 | 第43-44页 |
6 复合人工湿地示范工程影响因素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 第44-55页 |
·不同植物组合的研究 | 第44-45页 |
·脱氮除磷效果 | 第44-45页 |
·结果讨论 | 第45页 |
·不同基质组合的研究 | 第45-47页 |
·脱氮除磷效果 | 第45-46页 |
·结果讨论 | 第46-47页 |
·不同流型组合的研究 | 第47-49页 |
·脱氮除磷效果 | 第47-48页 |
·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不同气候条件的研究 | 第49-50页 |
·脱氮除磷效果 | 第49页 |
·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不同水力条件的研究 | 第50-53页 |
·脱氮除磷效果 | 第50-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不同污染负荷的研究 | 第53-55页 |
·脱氮除磷效果 | 第53-54页 |
·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7 复合人工湿地示范工程脱氮除磷效果评价与改造措施 | 第55-63页 |
·脱氮除磷的效果评价 | 第55-61页 |
·示范工程效果评价及分析 | 第55-60页 |
·与传统工艺的效果比较及分析 | 第60-61页 |
·改造措施 | 第61-63页 |
8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参加的科研及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