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前言 | 第8-17页 |
·污水处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8-15页 |
·污水处理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第8-10页 |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 | 第10-15页 |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5-16页 |
·课题来源 | 第16-17页 |
2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基础理论 | 第17-22页 |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混凝造粒特性 | 第17-18页 |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混凝吸附特性 | 第18-19页 |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生物特性 | 第19-20页 |
·造粒流化床技术的应用 | 第20-22页 |
3 基于颗粒污泥再生的生物造粒流化床系统 | 第22-28页 |
·系统流程 | 第22-23页 |
·构造特点 | 第23-26页 |
·中试装置的设计 | 第26-28页 |
·曝气装置的设计 | 第26页 |
·加药装置的设计 | 第26页 |
·流量控制的设计 | 第26页 |
·搅拌装置的设计 | 第26页 |
·自控系统 | 第26-28页 |
4 研究方法 | 第28-34页 |
·实验条件 | 第28-29页 |
·原水条件 | 第28页 |
·操作条件 | 第28-29页 |
·测定项目 | 第29页 |
·分析测定的方法 | 第29-33页 |
·水质分析方法 | 第29-31页 |
·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HPLC) | 第31-32页 |
·比耗氧呼吸速率(SOUR)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颗粒污泥特性分析方法 | 第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5 结果与讨论 | 第34-46页 |
·物化的调控 | 第34-36页 |
·水力负荷的影响 | 第36-38页 |
·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内外筒污泥性状 | 第39-41页 |
·内外筒溶解氧的调控 | 第41-43页 |
·微生物活性 | 第43-46页 |
6 综合性能评价 | 第46-58页 |
·SS的去除 | 第46页 |
·色度的去除 | 第46-47页 |
·有机物的去除 | 第47-51页 |
·氮的去除与转化 | 第51-55页 |
·氨氮(NH_3-N)和硝态氮(NO_3-N)的迁移转化 | 第51-53页 |
·总氮(TN)的迁移转化 | 第53-54页 |
·脱氮机理探讨 | 第54-55页 |
·TP的去除 | 第55-58页 |
·TP的去除与迁移转化 | 第55-57页 |
·磷的去除机理探讨 | 第57-58页 |
7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