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各体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论文

传播媒介发展与文学文体演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绪论第13-21页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第13-15页
 二、文学文体论相关研究概述第15-17页
 三、研究内容和基本观点第17-19页
 四、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第19-21页
第一章 文学文体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第21-36页
 第一节 文体及其分类依据第21-24页
 第二节 文体研究的传统视野第24-29页
  一、心理学角度的文体研究第24-26页
  二、社会文化角度的文体研究第26-28页
  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文体研究第28-29页
 第三节 新视野:媒介学的文体研究第29-34页
 第四节 媒介学的文学文体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第34-36页
第二章 文学文体与传播媒介的关联性第36-54页
 第一节 文学活动与传播第36-42页
 第二节 传播媒介的功能、属性与语言符号第42-46页
 第三节 传播媒介的两重结构第46-48页
 第四节 文学与传播媒介的共生关系第48-54页
第三章 文学文体类型的变化与传播媒介发展第54-93页
 第一节 一种硬载体——纸的普及使用与文体勃兴第54-65页
  一、创作的兴盛及纸的使用情况第54-59页
  二、小说文体的初创第59-62页
  三、散文文体的转化与创生第62-65页
 第二节 媒介产品的机械印刷与现代文体类型的孕育发展第65-79页
  一、机械印刷与报、刊媒介的产生第65-69页
  二、报、刊的传媒特性与现代文体革命第69-79页
 第三节 网络文学文体的媒介阐释第79-93页
  一、网络文学的涵义第79-82页
  二、网络文学的“变”与“不变”第82-89页
  三、新兴网络文学文体类型:超文本文学的媒介规定性第89-93页
第四章 文学文体功能的发展与媒介生产力第93-125页
 第一节 文体的实用性功能到审美性功能演变与媒介作用第94-105页
  一、古代社会的文体价值观与媒介生产力第94-100页
  二、文学文体审美功能强化的媒介原因第100-103页
  三、文学文体的审美性文本分析第103-105页
 第二节 一种寓教于乐的文体:小说发展的媒介解读第105-115页
  一、小说的功能与其卑下地位第105-108页
  二、印刷术的使用与小说的发展繁荣第108-113页
  三、机械复制与小说地位的提升第113-115页
 第三节 文学文体娱乐功能的扩张与媒介特性第115-125页
  一、现代报刊复制能力与文体功能多样化第115-119页
  二、媒介特性与影视的娱乐本质第119-122页
  三、网络对文学文体娱乐功能的强化作用第122-125页
第五章 新文学艺术形式生成与传播媒介特性第125-141页
 第一节 传媒结构及其艺术规定性第125-128页
 第二节 文学:语言文字的艺术化应用与硬载体进化第128-133页
 第三节 影视艺术与电子媒介第133-136页
 第四节 多媒体文本与网络媒介第136-141页
第六章 文学文体的相互借鉴与媒介生产力第141-166页
 第一节 文学文体相互借鉴的媒介支持及可能性第141-150页
 第二节 散文诗:建立在现代媒介基础上的“舶来品”第150-159页
 第三节 诗剧:报刊生存的尴尬第159-166页
结语第166-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77页
致谢第177-17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联磺化聚醚偶酰酮类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
下一篇:非连续Sturm-Liouville问题的逆谱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