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抑菌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前言 | 第9-10页 |
·壳聚糖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壳聚糖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 第10-11页 |
·壳聚糖对食品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 第11页 |
·影响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因素 | 第11-14页 |
·浓度 | 第11-12页 |
·分子量 | 第12页 |
·脱乙酰度 | 第12页 |
·环境pH 与离子浓度 | 第12-13页 |
·菌种 | 第13页 |
·溶剂 | 第13-14页 |
·壳聚糖抑菌机理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本论文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第2章 壳聚糖抑菌活性与影响因素研究 | 第17-29页 |
·引言 | 第17页 |
·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17-18页 |
·主要材料 | 第17-1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菌种的活化与菌悬液的制备 | 第18页 |
·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18-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8页 |
·抑菌活性 | 第20-21页 |
·最低抑菌浓度(MIC) | 第21-22页 |
·生长曲线与抑菌曲线 | 第22-24页 |
·溶解介质对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金属离对子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金属离子浓度对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pH 值对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壳聚糖对细菌微观形态影响的研究 | 第29-45页 |
·引言 | 第29页 |
·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主要材料 | 第29-3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荧光标记壳聚糖的制备 | 第30-31页 |
·荧光标记壳聚糖的抑菌活性测定 | 第31页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31页 |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4页 |
·荧光标记壳聚糖的抑菌性能 | 第32-33页 |
·扫描电镜下细菌的形态分析 | 第33-41页 |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细菌的形态分析 | 第41-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壳聚糖对细菌细胞膜影响的研究 | 第45-61页 |
·引言 | 第45页 |
·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45-46页 |
·主要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9页 |
·菌悬液紫外吸收的测定 | 第46页 |
·菌悬液电导率的测定 | 第46-47页 |
·细菌菌体蛋白的电泳测定 | 第47-48页 |
·细胞内 Ca~(2+)浓度的测定 | 第48-49页 |
·菌悬液中β-半乳糖苷酶活力的测定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0页 |
·壳聚糖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第49-54页 |
·壳聚糖对细菌菌体蛋白的影响 | 第54-56页 |
·壳聚糖对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第56-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