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北京四合院再解读:空间形态中“线”的研究--Research of "line" on the Spatial Form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20页
   ·引言——背景第8-10页
     ·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第8页
     ·传统建筑传承的现状第8-9页
     ·北京四合院的价值第9-10页
   ·问题提出——中国传统建筑与“线”第10-12页
     ·传统美学的“线”特征第10-11页
     ·传统建筑的“线”特征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第12-13页
     ·北京四合院的研究第13-15页
     ·建筑形态的研究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意义第17-18页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18-20页
第2章 空间形态与四合院中“线”的相关概念第20-28页
   ·空间形态的相关概念第20-23页
     ·形式与形态第20-21页
     ·空间形态第21-23页
   ·北京四合院空间形态中的“线”第23-28页
     ·线第23页
     ·空间形态中的“线”第23-25页
     ·北京四合院空间形态中的“线”第25-28页
第3章 北京四合院群体空间组织中的“线”第28-49页
   ·线式逻辑结构的构成——空间组织结构中的线第29-37页
     ·轴线第29-31页
     ·流线第31-34页
     ·轮廓线第34-37页
   ·线性空间要素的构成——空间组织要素中的“线”第37-47页
     ·胡同第37-40页
     ·围墙第40-44页
     ·回廊第44-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北京四合院单体建筑形态中的“线”第49-66页
   ·线性形体要素的构成——形态构成要素中的“线”第50-57页
     ·构架第50-53页
     ·格扇(门窗)第53-55页
     ·装修第55-57页
   ·线式组合结构的构成——形态构成结构中的线第57-64页
     ·地盘第57-59页
     ·瓦垄第59-62页
     ·檐口/屋脊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独立式儿童培训学校安全疏散设计对策研究
下一篇:北京当代公共建筑的公共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