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振荡流热管传热机理及其与脉动外场之间的耦合作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主要符号表第9-1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35页
   ·课题背景第15-24页
     ·先进冷却技术第17-21页
     ·热管技术第21-24页
   ·振荡流热管第24-25页
   ·振荡流热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第25-33页
     ·实验研究第25-28页
     ·理论研究第28-31页
     ·振荡流热管的应用第31-32页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第32-33页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第33-34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34-35页
第二章 振荡流热管传热基本规律第35-58页
   ·振荡流热管的主要影响因素第35-41页
     ·管径第35-38页
     ·充液率第38页
     ·物性参数第38-40页
     ·倾斜角度第40页
     ·弯头数第40-41页
   ·振荡流热管传热规律实验研究第41-56页
     ·实验系统简介第41-42页
     ·以水为工作液的振荡流热管传热规律第42-49页
     ·以乙醇为工作液的振荡流热管传热规律第49-54页
     ·热管的启动特性第54-55页
     ·工质的影响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三章 振荡流热管理论分析基础第58-70页
   ·微细尺度传热研究进展第58-60页
   ·理论分析基础第60-68页
     ·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第60-61页
     ·接触角与接触角滞后第61-63页
     ·壁面剪切力第63-64页
     ·微细结构液面蒸发理论第64-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四章 振荡流热管传热机理建模与分析第70-85页
   ·物理模型第70-71页
   ·数学模型及计算条件第71-78页
     ·质量守恒第71页
     ·进入汽塞的蒸汽流量第71-74页
     ·能量守恒第74页
     ·动量守恒第74-75页
     ·换热量的计算第75-76页
     ·计算条件第76-78页
   ·计算结果和分析第78-83页
     ·汽塞温度和压力振荡情况第78-79页
     ·热量传递第79-80页
     ·内径和倾斜角度对温度、压力的影响第80-82页
     ·内径和倾斜角度对传热量的影响第82-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五章 振荡流热管强化传热第85-96页
   ·振荡流热管强化传热研究现状第85-87页
   ·振荡运动传热现象第87-91页
     ·振荡运动强化传热第87-89页
     ·梦管第89-90页
     ·COSMOS热管第90-91页
   ·振荡流热管内振荡相变传热第91-94页
   ·振荡流热管外场强化传热方法的提出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六章 振荡流热管与脉动外场之间的耦合作用第96-124页
   ·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第96-105页
     ·物理模型第96-97页
     ·数学模型及计算条件第97-100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100-105页
   ·脉冲加热强化振荡流热管传热实验研究第105-115页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第105-107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7-115页
   ·声空化外场对振荡流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第115-121页
     ·声空化强化传热研究现状第115-117页
     ·声空化外场对振荡流热管传热性能影响实验研究第117-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4-130页
   ·结论第124-127页
   ·展望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第143-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法秩序研究
下一篇:平移建筑隔震体系分析与性能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