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景颇语论文

载瓦语参考语法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第一节 载瓦支系和载瓦语第10-16页
  一、景颇族载瓦支系第10-15页
  二、载瓦语言文字第15页
  三、芒市遮放镇的载瓦人及其语言生活第15-16页
 第二节 载瓦语研究回顾第16-19页
  一、国内研究概况第17-19页
  二、国外研究概况第19页
 第三节 研究设计第19-25页
  一、研究价值第19-20页
  二、理论方法与写作模式第20-23页
  三、语料收集第23页
  四、缩略语第23-25页
第二章 语音系统第25-35页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第25-31页
  一、声母第25-27页
  二、韵母第27-31页
  三、声调第31页
 第二节 音节结构及声韵调配合规律第31-32页
  一、音节结构类型第31-32页
  二、声韵调配合规律第32页
 第三节 音变第32-35页
  一、弱化第33页
  二、增音第33-34页
  三、变调第34-35页
第三章 构词法第35-45页
 第一节 单纯词第35-36页
  一、单音节单纯词第35页
  二、双音节单纯词第35-36页
  三、单音节单纯词第36页
 第二节 合成词第36-45页
  一、复合词第36-38页
  二、派生词第38-45页
第四章 词类第45-234页
 第一节 名词第45-55页
  一、名词的类别第45页
  二、方位词第45-50页
  三、名词的性第50-51页
  四、名词的数第51-53页
  五、时间名词和时间量词的兼类第53页
  六、名词的句法功能第53-55页
 第二节 代词第55-70页
  一、人称代词第55-60页
  二、指示代词第60-66页
  三、疑问代词第66-68页
  四、代词的重叠第68-69页
  五、代词的句法功能第69-70页
 第三节 数词第70-78页
  一、数词的类别第70-77页
  二、数词的语法特征第77-78页
 第四节 量词第78-92页
  一、量词的类别第78-89页
  二、量词的语法特征第89-91页
  三、量词功能的扩张第91-92页
 第五节 动词第92-136页
  一、动词的分类第92页
  二、动作动词第92-97页
  三、存现动词第97-106页
  四、判断动词第106-109页
  五、泛指动词第109-112页
  六、动词的体第112-125页
  七、动词的态第125-131页
  八、动词的名物化第131-133页
  九、动词的重叠第133-135页
  十、动词的句法功能第135-136页
 第六节 助动词第136-147页
  一、能愿助动词第136-138页
  二、趋向助动词第138-140页
  三、状貌助动词第140-147页
 第七节 形容词第147-163页
  一、形容词与动词的异同第147-153页
  二、状态形容词第153-157页
  三、形容词的体第157-160页
  四、形容词的态第160-162页
  五、形容词的句法功能第162-163页
 第八节 副词第163-173页
  一、副词的类别第164-172页
  二、副词的句法功能第172-173页
 第九节 助词第173-212页
  一、结构助词第173-188页
  二、格助词第188-193页
  三、体助词第193-195页
  四、语气助词第195-203页
  五、情态助词第203-212页
 第十节 连词第212-227页
  一、连词的语法特征第212-214页
  二、连词的分类第214-223页
  三、部分连词的构成及形成机制第223-227页
 第十一节 叹词第227-230页
  一、叹词的分类第227-230页
  二、叹词的句法功能第230页
 第十二节 拟音词第230-234页
第五章 短语第234-267页
 第一节 并列短语第235-237页
 第二节 主谓短语第237-238页
 第三节 宾动短语第238-247页
 第四节 偏正短语第247-256页
 第五节 述补短语第256-260页
 第六节 连动短语第260-261页
 第七节 兼语短语第261-262页
 第八节 同位短语第262-264页
 第九节 方位短语第264页
 第十节 量词短语第264-267页
第六章 单句第267-343页
 第一节 单句的分类第267-282页
  一、单句的结构类型第267-270页
  二、单句的语气类型第270-282页
 第二节 句法成分第282-305页
  一、主语第283-285页
  二、谓语第285-288页
  三、宾语第288-291页
  四、定语第291-296页
  五、状语第296-301页
  六、补语第301-304页
  七、独立语第304-305页
  八、外位语第305页
 第三节 特定句式第305-343页
  一、差比句第306-318页
  二、类被动句和准被动句第318-326页
  三、连动句第326-331页
  四、存现句和处在句第331-336页
  五、话题句第336-343页
第七章 复句第343-356页
 第一节 联合复句第343-348页
  一、并列复句第343-344页
  二、选择复句第344-346页
  三、连贯复句第346-347页
  四、解说复句第347-348页
  五、递进复句第348页
 第二节 偏正复句第348-356页
  一、因果复句第349-350页
  二、转折复句第350-352页
  三、条件复句第352-353页
  四、假设复句第353-354页
  五、目的复句第354-356页
第八章 全文结语第356-363页
 第一节 遮放载瓦语语法特征小结第356-361页
  一、以分析性为主但又兼有屈折性特点第356-358页
  二、一些重要的参项与其SOV语言类型相和谐第358-359页
  三、词类系统反映出遮放载瓦人的"自我-非我"意识第359-361页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361-363页
  一、研究的创新点第361页
  二、研究的不足第361-363页
附录第363-447页
 附录一: 分类词表第363-421页
 附录二: 传说、故事第421-430页
 附录三: 谜语第430-436页
 附录四: 谚语第436-439页
 附录五: 诗歌第439-445页
 附录六: 对话第445-447页
参考文献第447-4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53-455页

论文共4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科书的“学本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现代蒙古语常用亲属称谓词的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