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大学生就业研究(1912-1937)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 | 第11-17页 |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 | 第11-12页 |
·民国时期高等院校发展状况 | 第12-17页 |
2 民国时期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 第17-29页 |
·公立大学及私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 第17-19页 |
·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 第19-21页 |
·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就业 | 第21-23页 |
·大学生就业方向及待遇 | 第23-29页 |
·教育部门 | 第23-26页 |
·政法部门 | 第26-27页 |
·工商业部门及其它 | 第27-29页 |
3 民国时期大学生就业特点 | 第29-33页 |
·供求不平衡 | 第29-30页 |
·地区间需求的不平衡 | 第29页 |
·专业间需求的不平衡 | 第29-30页 |
·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 | 第30-31页 |
·大学生存在失业现象 | 第31-33页 |
4 影响民国时期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 第33-46页 |
·就业政策及就业渠道 | 第33-39页 |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就业政策 | 第33-35页 |
·大学生就业渠道 | 第35-39页 |
·高等教育教学体制及职业教育思潮 | 第39-41页 |
·学科发展不平衡 | 第41-43页 |
·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