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4页 |
1. 痛经的发生与激素间平衡失调有关 | 第9-10页 |
2. 古代医家对痛经的认识 | 第10-11页 |
3. 现代中医对痛经的研究 | 第11-13页 |
4. 研究课题的新见解 | 第13-14页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4-16页 |
·病例来源与时间 | 第14-15页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5页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5页 |
·病例剔除标准 | 第15页 |
·病例情况 | 第15-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分组方法 | 第16页 |
·检测方法 | 第16-17页 |
·受检对象入组特征 | 第17-18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8页 |
研究结果 | 第18-21页 |
讨论 | 第21-27页 |
1. E_2升高的临床意义 | 第21-22页 |
2. E2升高与气滞血痕型的关系 | 第22-23页 |
3. FSH升高的临床意义 | 第23页 |
4. FSH升高与肝肾虚亏型的关系 | 第23-24页 |
5. PRL与月经的关系 | 第24-25页 |
6. P与月经的关系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附表 | 第32-35页 |
综述 | 第35-45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