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科书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前言第8-15页
第一章 民国早期(1912-1927)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第15-33页
 第一节 修订清末自编教科书第15-17页
 第二节 编写适应时代的新教科书第17-22页
  一、中华书局的不懈探索第17-19页
  二、商务印书馆的新举措第19-21页
  三、其他书局的参与——以世界书局为例第21-22页
 第三节 复古主义教育思潮下的教科书走向第22-24页
 第四节 新文化运动与教科书改革第24-28页
  一、实用主义理论下教科书的变革第24-25页
  二、国语运动与白话文教科书的诞生第25-28页
 第五节 编审制对教科书发展的历史贡献第28-33页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科书编审制第28-31页
  二、北洋军阀政府的教科书编审制第31-33页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第33-48页
 第一节 抗战前十年的中小学教科书第33-37页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与中小学教科书第33-35页
  二、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的特点第35-37页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小学教科书第37-42页
  一、"抗战教育"与中小学教科书第38-39页
  二、战时条件下的中小学教科书供给第39-40页
  三、战时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的特点第40-42页
 第三节 "复员时期"的中小学教科书第42-45页
  一、教育政策与中小学教科书第42-43页
  二、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的新特点第43-45页
 第四节 编审制对教科书事业的推进第45-48页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科书发展的基本认识第48-62页
 第一节 中小学教科书发展的基本线索第48-54页
  一、教科书内容——"科学"战胜"经学"第48-50页
  二、教科书体裁形式——"白话"取代"文言"第50-52页
  三、教科书编写体例——"传统"趋向"现代"第52-53页
  四、教科书编写思想——注重"教"到注重"学"第53-54页
 第二节 中小学教科书发展的基本经验第54-58页
  一、教育行政制度的保障第54-55页
  二、民营出版机构的良性竞争第55-57页
  三、编辑出版者的使命感第57-58页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科书发展的评价第58-62页
  一、较好地处理了教科书编写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第58-59页
  二、形成了政府、市场二元结合的编辑模式第59页
  三、文、理科教科书编写比例的失衡第59-62页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科书发展的现代启示第62-68页
 第一节 教科书编写的附属性与独立性博弈第62-65页
  一、从政权的更迭看教科书的附属性第62-63页
  二、从教育的变革看教科书的独立性第63-65页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第65-68页
  一、审定制的确立对教科书编写的统一导向性第65页
  二、民营出版机构对教科书编写的多样性贡献第65-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高校校园文化比较研究
下一篇:新旧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