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控辩平衡概述 | 第10-19页 |
·控辩平衡的涵义 | 第10-13页 |
·刑事诉讼控辩平衡的历史发展 | 第13-14页 |
·刑事诉讼中控辩平衡的现实意义 | 第14-17页 |
·刑事诉讼控辩平衡的基本要求 | 第17-19页 |
·控辩双方法律地位平等 | 第17页 |
·要求辩护与控诉在形式上的平等性 | 第17页 |
·控辩平衡应当体现在刑事诉讼中的各个阶段 | 第17-19页 |
第2章 控辩平衡的理论基础和价值 | 第19-24页 |
·控辩平衡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国家与个人关系理论 | 第19页 |
·诉讼构造理论 | 第19-20页 |
·程序主体理论 | 第20-21页 |
·控辩平衡的价值 | 第21-24页 |
·控辩平衡的诉讼公正价值 | 第21-22页 |
·控辩平衡的人权保障价值 | 第22-23页 |
·控辩平衡的权力制约价值 | 第23-24页 |
第3章 我国刑事诉讼中控辩关系的现状分析 | 第24-34页 |
·审前程序中的控辩失衡 | 第24-31页 |
·立案程序的虚无化 | 第25-26页 |
·侦查程序的控辩力量失衡 | 第26-27页 |
·警检关系的错位 | 第27-29页 |
·律师辩护权的缺失 | 第29-31页 |
·审判程序中的控辩平衡 | 第31-34页 |
·检察官控诉与监督的双重功能,导致控辩双方不可能平等 | 第31-32页 |
·律师的辩护权限制过多 | 第32-34页 |
第4章 我国刑事诉讼中控辩平衡机制的构建 | 第34-45页 |
·建立中国特色的审前司法审查制度 | 第34-36页 |
·重新定位检警关系,确立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诉讼指挥权 | 第36-38页 |
·加强对律师诉讼权利的保护,完善控辩平衡的刑事辩护制度 | 第38-45页 |
·在侦查阶段赋予律师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 第38-39页 |
·赋予犯罪嫌疑人及时得到律师帮助的权利 | 第39-40页 |
·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 | 第40-41页 |
·在审查起诉阶段,赋予检察人员询问犯罪嫌疑人时,辩护律师的在场权 | 第41-42页 |
·在审查起诉阶段,赋予律师享有查阅全部案卷材料的权利 | 第42-43页 |
·规定辩护律师享有庭审辩护言论的豁免权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