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排水抢险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详细摘要 | 第7-17页 |
1 概述 | 第17-37页 |
·引言 | 第17-24页 |
·矿井水灾原因与危害 | 第18-22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技术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2-24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技术研究进展及现状 | 第24-35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技术国际案例及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技术国内案例及研究现状 | 第25-32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设备安装的现状 | 第32-34页 |
·影响矿井排水抢险救灾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34页 |
·提高矿井排水抢险救灾成功率的主要措施 | 第34-35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页 |
·本论文的结构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2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系统总体架构 | 第37-49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37-38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系统指导思想 | 第37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系统总体架构 | 第37-38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决策支持系统构成 | 第38-41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框架 | 第38-39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决策支持系统组成 | 第39-41页 |
·水泵工作位置的优化设计 | 第41-42页 |
·水泵工作位置的优化原则 | 第41页 |
·水泵工作位置的优化思路 | 第41-42页 |
·立井排水设备快速安装系统构成 | 第42-45页 |
·立井排水设备快速安装平台的设计思路 | 第42-43页 |
·立井排水设备快速安装平台主要部件及工作特点 | 第43-45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系统工况监测构成 | 第45-47页 |
·排水抢险救灾系统工况监测系统总体框架 | 第45-46页 |
·工况监测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3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决策支持系统 | 第49-69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 第49-51页 |
·系统概述 | 第49页 |
·系统组成 | 第49-51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预测模型的研究 | 第51-59页 |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与预测模型 | 第51-55页 |
·矿井水灾灾情预测模型建立方法 | 第55-58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系统功能模块的开发方法 | 第58-59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 第59-63页 |
·矿井信息数据库 | 第59-60页 |
·救灾方案数据库 | 第60-61页 |
·设备管理数据库 | 第61-62页 |
·物流管理数据库与人员管理数据库 | 第62-63页 |
·矿井排水抢险救灾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实例 | 第63-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4 矿井水流三维数值分析及多泵工作位置优化 | 第69-91页 |
·水泵工作特性研究 | 第69-73页 |
·水泵特性曲线与最佳工作点 | 第69-70页 |
·水泵工作时水泵内部的能量损失 | 第70-71页 |
·泵的并联与串联运行 | 第71-73页 |
·单泵工作时矿井水流三维数值模拟 | 第73-78页 |
·控制方程及紊流模型 | 第73-74页 |
·计算域及计算参数 | 第74-75页 |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第75-7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6-78页 |
·双泵工作时矿井水流三维数值模拟 | 第78-82页 |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第78-79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9-82页 |
·双泵工作的水力损失及位置优化 | 第82-89页 |
·双泵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方法的选取 | 第82-83页 |
·双泵工作模型的建立 | 第83-85页 |
·双泵工作的水力损失 | 第85-89页 |
·小结 | 第89-91页 |
5 立井排水抢险救灾快速安装装置设计与分析 | 第91-125页 |
·系统平台设计 | 第91-98页 |
·井口平台设计 | 第91-94页 |
·水管装卡平台设计 | 第94-96页 |
·液压系统的设计 | 第96-98页 |
·供电系统设计 | 第98页 |
·立井排水抢险救灾快速安装装置动力学方程 | 第98-111页 |
·立井排水抢险救灾快速安装装置工作过程分解 | 第99-101页 |
·立井排水抢险救灾快述安装装置运动状态分析 | 第101-103页 |
·立井排水抢险救灾快速安装装置数学建模分析 | 第103-104页 |
·管道装夹机构动力学模型 | 第104-108页 |
·油缸升降机构动力学模型 | 第108-109页 |
·排水管道及泵电机组件动力学模型 | 第109-111页 |
·立井排水抢险救灾快速安装装置振动分析 | 第111-119页 |
·立井排水抢险救灾快速安装装置动力学模型简化 | 第111页 |
·管道装夹机构振动分析 | 第111-116页 |
·油缸升降机构振动分析 | 第116页 |
·排水管道及泵电机组件振动分析 | 第116-119页 |
·立井排水抢险救灾快速安装装置运动仿真 | 第119-123页 |
·上下平台与管道装夹机构三维建模 | 第119-122页 |
·油缸升降机构三维建模 | 第122页 |
·排水管道及泵电机组件三维建模 | 第122页 |
·立井排水抢险救灾快速安装装置三维模型与运动仿真 | 第122-123页 |
·小结 | 第123-125页 |
6 矿井排水抢险系统工况监测 | 第125-141页 |
·概述 | 第125页 |
·工况监测系统的组成 | 第125-134页 |
·下位机 | 第125-130页 |
·监测中心 | 第130-134页 |
·工况监测系统的数据处理及决策 | 第134-140页 |
·数据的过滤和处理 | 第134-136页 |
·系统决策方法的确定 | 第136-137页 |
·系统决策方法的实现 | 第137-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41-145页 |
·完成主要工作 | 第141-14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42页 |
·展望 | 第142-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49页 |
致谢 | 第149-151页 |
作者简介 | 第151-153页 |
学习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153页 |
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