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概述 | 第11-23页 |
·可重用设计方法 | 第11-14页 |
·可重用设计方法定义 | 第11页 |
·可重用设计方法理念 | 第11-12页 |
·可重用设计方法规范 | 第12-13页 |
·采用可重用设计方法的意义 | 第13-14页 |
·ESL系统级设计 | 第14-18页 |
·ESL系统级设计基本概念 | 第14页 |
·系统级设计流程 | 第14-17页 |
·ESL系统级设计特点 | 第17页 |
·ESL系统级设计的挑战 | 第17-18页 |
·SoPC技术概述 | 第18-21页 |
·本文特色性工作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2 基于SoPC平台的可重用设计方法的拓宽 | 第23-37页 |
·基于FPGA硬件结构的可重构设计 | 第23-25页 |
·基于网络技术的可重配置设计 | 第25-26页 |
·IP核复用及IP核设计 | 第26-32页 |
·基于EDA设计环境的算法可重用设计 | 第32-33页 |
·SoPC平台上实现ESL设计的优势与可行性分析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基于DSP Builder的SoPC系统级设计 | 第37-49页 |
·DSP Builder与MATLAB/Simulink | 第37-39页 |
·DSP Builder特性 | 第39-40页 |
·DSP Builder设计流程 | 第40-41页 |
·DSP Builder设计规则 | 第41-45页 |
·位宽设计规则 | 第41-42页 |
·数据类型设计规则 | 第42-43页 |
·时钟设计原则 | 第43-44页 |
·命名原则 | 第44页 |
·层次化设计原则 | 第44-45页 |
·DSP Builder的系统设计、仿真及验证 | 第45-48页 |
·Signal Compiler | 第45-46页 |
·SoPC Builder接口 | 第46-47页 |
·片内测试SignalTapⅡ | 第47页 |
·联合测试HIL | 第47-48页 |
·协同设计HDL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语音波形编码的算法可重用设计 | 第49-71页 |
·ΔM增量调制 | 第49-54页 |
·Simulink中的ΔM建模仿真 | 第50-52页 |
·DSP Builder中的ΔM设计 | 第52-53页 |
·ΔM的系统仿真验证 | 第53-54页 |
·DPCM差值脉冲编码 | 第54-57页 |
·Simulink中的DPCM建模仿真 | 第55-56页 |
·DSP Builder中的DPCM设计 | 第56-57页 |
·DPCM的系统仿真验证 | 第57页 |
·ADPCM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 | 第57-69页 |
·ADPCM系统原理及简化 | 第57-59页 |
·Simulink中的ADPCM建模仿真 | 第59-61页 |
·自适应量化器设计 | 第61-64页 |
·反自适应量化器设计 | 第64页 |
·定标因子自适应设计 | 第64-65页 |
·自适应预测器设计 | 第65-68页 |
·DSP Builer中的ADPCM设计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5 基于语音波形编码算法可重用的教学演示平台 | 第71-79页 |
·可重用语音波形编码库 | 第71-74页 |
·封装算法子系统 | 第71-73页 |
·建立用户自定义库 | 第73-74页 |
·硬件平台设计 | 第74-75页 |
·演示平台架构 | 第75-76页 |
·建立算法可重用演示平台的意义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6 结论 | 第79-81页 |
·论文总结 | 第79页 |
·工作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作者简历 | 第83-8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