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5页 |
(1) 论文背景和项目支撑 | 第13页 |
(2)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ZigBee技术和IEEE802.15.4协议 | 第15-27页 |
·ZigBee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第15-22页 |
·ZigBee技术的特点和协议构架 | 第15-17页 |
·ZigBee技术的网络拓扑结构 | 第17-18页 |
·ZigBee技术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 第18-20页 |
·ZigBee技术的应用场合 | 第20-22页 |
·IEEE802.15.4协议分析 | 第22-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智能公交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27-39页 |
·国外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日本智能公交系统的发展历程 | 第28页 |
·美国智能公交领域的发展概况 | 第28-30页 |
·国内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智能公交系统相关技术分析 | 第31-33页 |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卫星定位技术 | 第31-32页 |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 第32页 |
·短消息业务SMS(Short Message Service) | 第32页 |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 第32-33页 |
·微波专用短程通信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 第33页 |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码分多址GPRS/CDMA | 第33页 |
·IEEE802.15.4无线通信技术 | 第33页 |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 第33页 |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公交系统 | 第33-38页 |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公交系统架构 | 第34-35页 |
·主要技术问题分析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智能公交下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56页 |
·节点程序 | 第39页 |
·开发环境 | 第39-41页 |
·ZigBee MAC层参考模型与操作原语 | 第41-42页 |
·路由策略 | 第42-46页 |
·ZigBee网络常见路由分析 | 第42-45页 |
·适应于智能公交的路由协议设计 | 第45-46页 |
·仿真结果 | 第46页 |
·网络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50页 |
·网络层协议及流程 | 第47-49页 |
·网络层函数接口 | 第49-50页 |
·应用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5页 |
·车载终端软件应用层 | 第51-52页 |
·站台节点软件应用层 | 第52-54页 |
·中心节点软件应用层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75页 |
·开发环境 | 第56页 |
·监控中心的功能以及组成部分 | 第56-57页 |
·协议设计及说明 | 第57-59页 |
·数据定义 | 第57-58页 |
·协议流程 | 第58-59页 |
·串口数据变换与还原 | 第59-61页 |
·串口数据变换 | 第59-60页 |
·串口数据还原 | 第60-61页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61-63页 |
·库表的描述 | 第61-62页 |
·处理过程 | 第62-63页 |
·监控中心的软件实现 | 第63-72页 |
·数据结构 | 第64-66页 |
·中心命令的生成 | 第66-69页 |
·界面显示 | 第69-71页 |
·车辆显示 | 第71-72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实地测试 | 第75页 |
·工作总结 | 第75页 |
·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 第75-76页 |
·工作展望以及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一 | 第80页 |
附录二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