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系统中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接入网技术的概念 | 第9-1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页 |
·本文的章节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EPON技术 | 第13-22页 |
·PON技术的发展 | 第13-17页 |
·PON的构成 | 第14-16页 |
·APON技术特点 | 第16页 |
·GPON技术特点 | 第16页 |
·EPON技术特点 | 第16-17页 |
·PON标准的比较 | 第17页 |
·EPON的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EPON的主要优点 | 第19-20页 |
·EPON市场现状 | 第20-22页 |
·EPON国外市场现状 | 第20-21页 |
·EPON国内市场现状 | 第21-22页 |
第三章 MPCP协议 | 第22-26页 |
·MPCP协议的原理 | 第22页 |
·MPCP协议的帧结构 | 第22-24页 |
·MPCP协议的时隙分配机制 | 第24-26页 |
第四章 DBA算法介绍 | 第26-35页 |
·研究DBA算法的意义 | 第26页 |
·模型描述 | 第26-28页 |
·静态带宽分配算法 | 第28-29页 |
·自适应周期的交替轮询算法 | 第29-32页 |
·支持多媒体业务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 第32-33页 |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评价指标 | 第33-35页 |
第五章 交替轮询算法的改进 | 第35-42页 |
·经典交替轮询算法的缺陷 | 第35页 |
·改进的交替轮询算法的思路 | 第35-40页 |
·改进的交替轮询算法的计算 | 第40-42页 |
第六章 算法的性能验证 | 第42-53页 |
·OPNET Modeler的介绍 | 第42-43页 |
·OPNET Modeler验证DBA算法的模型 | 第43-47页 |
·网络模型 | 第44页 |
·节点模型 | 第44-46页 |
·进程模型 | 第46-47页 |
·改进的交替轮询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47-53页 |
第七章 DBA算法的应用 | 第53-59页 |
·OLT的系统结构 | 第53-54页 |
·DBA算法的框架 | 第54-56页 |
·DBA算法的实现 | 第56-59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工作总结 | 第59页 |
·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