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除藻剂的筛选及其对铜绿微囊藻降解特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水体的富营养化与藻类水华 | 第9-12页 |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第9-10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 第10页 |
·藻类水华的定义和成因 | 第10-12页 |
2.藻类水华的危害及去除技术 | 第12-21页 |
·藻类水华的危害 | 第12-14页 |
·藻类水华的去除技术 | 第14-21页 |
3.中药植物提取物除藻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4.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供试藻类的扩大培养及中药植物药液的制备 | 第23-25页 |
1.主要实验器材 | 第23页 |
2.供试藻种及扩大培养 | 第23页 |
3.叶绿素a的测定 | 第23-24页 |
4.中药植物药液制备 | 第24页 |
·供试中药植物 | 第24页 |
·活性物质提取方法 | 第24页 |
5.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中药除藻剂的筛选 | 第25-31页 |
1.引言 | 第25页 |
2.中药植物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 第25-2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6-27页 |
3.处理后的藻再培养的生长情况 | 第27-3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7-28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8-30页 |
4.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中药除藻剂降解铜绿微囊藻的特性研究 | 第31-39页 |
1.引言 | 第31页 |
2.五倍子提取物降解铜绿微囊藻的特性 | 第31-3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2-34页 |
3.吴茱萸提取物降解铜绿微囊藻的特性 | 第34-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5-37页 |
4.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2页 |
1.结论 | 第39-40页 |
2.有待深化的环节 | 第40页 |
3.后续研究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获专利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