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冻土挡墙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7页 |
·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 | 第17-22页 |
·国外技术现状 | 第17-19页 |
·国内技术现状 | 第19-2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23-26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3-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4-26页 |
第2章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影响因素理论与试验研究 | 第26-48页 |
·基坑冻土挡墙冻结支护原理 | 第26-30页 |
·基坑冻土挡墙冻结的方法分类 | 第26-28页 |
·基坑冻土挡墙支护原理 | 第28-29页 |
·冻土的形成过程 | 第29-30页 |
·基坑冻土挡墙厚度和嵌固深度的计算 | 第30-36页 |
·轴对称平面应变力学模型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轴对称空间力学模型计算方法 | 第32-36页 |
·基坑冻土挡墙嵌固深度的计算 | 第36页 |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6页 |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土质的关系 | 第37-38页 |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 第38-43页 |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基坑冻土挡墙冻结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第48-72页 |
·单孔冻结温度场 | 第48-55页 |
·稳态导热方程 | 第48-49页 |
·持续无限长线热汇模型 | 第49-51页 |
·单管冻结模型建立 | 第51-55页 |
·单排管与双排管冻结温度场模型 | 第55-61页 |
·Tpyпaк模型 | 第56-57页 |
·Бахолдин模型 | 第57-58页 |
·叠加法 | 第58-60页 |
·双排管冻结温度场模型 | 第60-61页 |
·冻结温度场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第61-71页 |
·有限元简介 | 第61页 |
·冻结温度场的 ANSYS 有限元模拟 | 第61-62页 |
·不同冻结管管径下的温度场模拟分析 | 第62-65页 |
·单排冻结管不同间距下的温度场模拟分析 | 第65-69页 |
·双排冻结管不同排列方式下的温度场模拟分析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4章 基坑冻土挡墙试验装置研究 | 第72-90页 |
·试验方案设计与计算 | 第72-74页 |
·试验冻结原理 | 第72-73页 |
·冻结负荷计算 | 第73-74页 |
·冷冻机组容量确定 | 第74页 |
·冻结设备选择 | 第74-78页 |
·冻结试验设备 | 第74-77页 |
·载冷剂 | 第77-78页 |
·冻结试验温度控制系统 | 第78-86页 |
·温度控制系统概述 | 第78-79页 |
·温控系统组成与原理 | 第79-80页 |
·单片机系统 | 第80-81页 |
·温度采集系统 | 第81-82页 |
·显示系统与电源电路 | 第82-83页 |
·系统与上位机通讯 | 第83-85页 |
·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第85-86页 |
·温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5章 基坑冻土挡墙冻结试验研究 | 第90-102页 |
·冻土挡墙冻结试验 | 第90-91页 |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90页 |
·试验方案 | 第90-91页 |
·冻结温度与冻结时间的关系 | 第91-95页 |
·冻结温度与冻结半径的关系 | 第95-98页 |
·冻结温度与墙体垂直深度的关系 | 第98-99页 |
·冻结试验温度场有限元数值分析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6章 基坑冻土挡墙成墙工艺探讨 | 第102-118页 |
·冻土墙支护工程实例 | 第102-110页 |
·工程概况 | 第102页 |
·冻土墙设计相关参数 | 第102-103页 |
·冻结墙厚度计算 | 第103-106页 |
·稳定性验算 | 第106-108页 |
·冻结负荷计算 | 第108-110页 |
·基坑冻土挡墙冻结施工方案 | 第110-115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11-112页 |
·制冷系统的选用 | 第112页 |
·成孔工艺 | 第112-114页 |
·冻结工艺 | 第114-115页 |
·基坑冻土挡墙施工质量检测与控制 | 第115-117页 |
·钻孔质量检测 | 第115页 |
·地层温度场监测 | 第115-116页 |
·冻土挡墙基坑监测 | 第116-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8-122页 |
·结论 | 第118-119页 |
·创新点 | 第119-120页 |
·展望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