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结构振动控制概述 | 第14-19页 |
·金属橡胶材料耗能减震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金属橡胶材料基本特性 | 第19-20页 |
·国内外对金属橡胶减振技术的研究 | 第20-21页 |
·金属橡胶材料阻尼机理 | 第21-22页 |
·基于耗能减振技术的剪力墙结构抗震体系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2章 金属橡胶力学性能实验与本构模型 | 第28-49页 |
·金属橡胶材料加工工艺及试验设备 | 第28-29页 |
·金属橡胶压缩力学性能 | 第29-36页 |
·静力压缩力学性能 | 第29-32页 |
·动力压缩力学性能 | 第32-35页 |
·压缩破坏分析 | 第35-36页 |
·高温对金属橡胶迟滞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金属橡胶剪切力学性能 | 第37-44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普通加工工艺试件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39页 |
·改进加工工艺试件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剪切极限变形 | 第43-44页 |
·金属橡胶本构关系 | 第44-48页 |
·细观力学模型 | 第44页 |
·宏观力学模型 | 第44-46页 |
·应变硬化折线本构模型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基于金属橡胶阻尼器的剪力墙-连梁结构分析模型 | 第49-74页 |
·ABAQUS 模型的建立 | 第49-55页 |
·模型结构概况 | 第49-50页 |
·钢筋混凝土本构模型简化 | 第50-53页 |
·金属橡胶连梁阻尼器概念设计和工作原理 | 第53-55页 |
·金属橡胶子程序的二次开发 | 第55-65页 |
·子程序参数设计 | 第55-59页 |
·子程序的验证 | 第59-65页 |
·耗能剪力墙连梁体系整体工作系数 | 第65-69页 |
·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λ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4章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确定金属橡胶阻尼器参数 | 第74-93页 |
·应用 PUSHOVER方法初步确定阻尼器参数 | 第74-80页 |
·静力弹塑性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74-77页 |
·阻尼器基本参数初步确定 | 第77-80页 |
·能力谱法确定性能点与安装阻尼器耗能连梁截面承载力验算 | 第80-91页 |
·能力谱法 | 第80-88页 |
·性能点对应结构内力分析 | 第88-90页 |
·连梁截面承载力验算 | 第90-91页 |
·阻尼器参数设计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5章 MR 阻尼器耗能减震结构体系参数分析 | 第93-107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93-95页 |
·无阻尼器原结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第95-98页 |
·模态分析 | 第95-96页 |
·原结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第96-98页 |
·附加连梁阻尼器耗能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 | 第98-106页 |
·计算工况 | 第98-99页 |
·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时程分析 | 第99-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6章 MR 阻尼器框剪结构地震分析与失效模式量化方法 | 第107-122页 |
·框剪结构损伤模式的量化方法与指标 | 第107-113页 |
·损伤指标的概念及损伤理论现状 | 第107-109页 |
·构件及结构整体损伤指标的确定 | 第109-113页 |
·无控结构地震反应及损伤模式分析 | 第113-116页 |
·无控结构模型参数 | 第113-115页 |
·无控结构地震反应及损伤模式分析 | 第115-116页 |
·有控结构损伤模式控制的 MR 阻尼器参数分析 | 第116-121页 |
·阻尼器参数设计 | 第116-118页 |
·有控结构损伤模式控制的 MR 阻尼器参数分析 | 第118-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22-124页 |
·主要工作 | 第122-123页 |
·研究展望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0页 |
附录 A 金属橡胶子程序 | 第130-137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37-138页 |
后记和致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