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的形成及学生教育管理 | 第8-13页 |
(一) 一校多区办学模式的形成 | 第8-9页 |
(二) 一校多区办学模式呈现的特点 | 第9-11页 |
(三) 一校多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 | 第11-13页 |
二、一校多区办学模式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17页 |
(一) 一校多区学生教育管理不能直接套用单校区运行模式 | 第13页 |
(二) 新校区环境较为薄弱,存在诸多问题 | 第13-15页 |
(三) 各校区功能不同与学生发展需求多样性的矛盾,增加管理工作难度 | 第15页 |
(四) 校区资源重复设置,师资力量不足 | 第15-16页 |
(五) 交通与通信成本增多,管理效率降低 | 第16页 |
(六) 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强,不利团结 | 第16-17页 |
三、影响一校多区学生教育管理的原因 | 第17-22页 |
(一) 沿袭传统教育观念与旧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 | 第17页 |
(二) 对建立适应一校多区学生教育管理的体制认识不够 | 第17-18页 |
(三) 对在一校多区下的大学生理解不全面 | 第18页 |
(四) 大学生生活环境社会化的影响 | 第18-19页 |
(五) 一校多区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 | 第19-20页 |
(六) 大学生学习环境变化的影响 | 第20-22页 |
四、改善高校一校多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 第22-36页 |
(一) 新的办学模式需要建立适应学校发展的新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 第22-23页 |
(二) 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 | 第23-24页 |
(三) 加强一校多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24-27页 |
(四) 加强新校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危机干预对策 | 第27-29页 |
(五) 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第29-30页 |
(六) 一校多区的校园文化融合 | 第30-32页 |
(七) 依托学生党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社区,探索社区化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 | 第32-34页 |
(八) 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以美国为例 | 第34-36页 |
注释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