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与限度
致谢 | 第1-7页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概述翻译史 | 第12-16页 |
·忠实性原则 | 第12-13页 |
·译者的主体性地位 | 第13-16页 |
第二章 文学翻译的定位 | 第16-22页 |
·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 第16-18页 |
·文学模糊与翻译 | 第18-19页 |
·创造性、模糊性决定了译者主体性的投入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 | 第22-27页 |
·国内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 | 第22-24页 |
·国外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 | 第24-27页 |
第四章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 第27-47页 |
·对译文文本的选择 | 第27-29页 |
·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29-45页 |
·理解过程 | 第29-41页 |
·社会文化 | 第29-34页 |
·时代背景 | 第34-35页 |
·语言差异 | 第35-37页 |
·译者自身因素 | 第37-41页 |
·表述阶段 | 第41-45页 |
·译者有着鲜明的意图性 | 第41-42页 |
·客观因素的制约 | 第42页 |
·译文不同的气质与风格 | 第42-44页 |
·译者的目的影响翻译 | 第44-45页 |
·对译文读者的关照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 | 第45-47页 |
第五章 译者主体性的限制 | 第47-49页 |
·原作的制约 | 第47-48页 |
·目的语文化语境及其它因素的制约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