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物理习题教学改革的背景 | 第8页 |
·新课程对物理习题教学的要求 | 第8-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研究物理习题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第2章 中学物理习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2页 |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第12-13页 |
·生成性学习理论 | 第13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3-14页 |
·多元智力理论 | 第14-16页 |
第3章 中学物理习题教学概述 | 第16-26页 |
·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物理习题 | 第16页 |
·物理习题的类型及特点 | 第16-18页 |
·物理习题教学 | 第18页 |
·物理习题教学的作用 | 第18-19页 |
·物理习题教学的地位和功能 | 第19-22页 |
·物理习题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 第22-23页 |
·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23页 |
·物理习题教学的原则 | 第23-26页 |
·紧密配合概念、规律、实验教学的原则 | 第23-24页 |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则 | 第24页 |
·培养学生解题思路、方法和发展思维的原则 | 第24-25页 |
·实现教学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 | 第25页 |
·精炼知识、优化选题的科学性原则 | 第25-26页 |
第4章 新课程物理习题教学 | 第26-50页 |
·物理习题的选择及编制 | 第26-36页 |
·物理习题的选择 | 第26-27页 |
·物理习题命题的一般原则 | 第27-28页 |
·各类型物理习题的编制要领 | 第28-35页 |
·物理习题题库及其建设 | 第35-36页 |
·物理习题教学方法 | 第36-39页 |
·讲授式习题教学 | 第36页 |
·讨论式习题教学 | 第36-37页 |
·学生自主式习题教学 | 第37页 |
·探究式习题教学 | 第37-38页 |
·习题教学策略的优化 | 第38-39页 |
·物理习题教学的组织形式 | 第39-41页 |
·例题讲解 | 第39页 |
·习题课教学 | 第39-40页 |
·课后作业 | 第40页 |
·考试及讲评试卷 | 第40-41页 |
·课外活动和实践 | 第41页 |
·物理习题解答方法研究 | 第41-46页 |
·物理习题解答的一般步骤 | 第41-42页 |
·物理习题常用的解答方法 | 第42-46页 |
·物理实验的习题教学 | 第46-47页 |
·物理习题教学的反思 | 第47页 |
·物理习题教学的评价 | 第47-50页 |
第5章 中学物理习题教学的实证研究 | 第50-60页 |
·物理习题教学模式 | 第50-54页 |
·物理习题教学的生成模式 | 第50-53页 |
·物理习题教学反复研讨模式 | 第53-54页 |
·教学实践 | 第54-55页 |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 第55-60页 |
·原因分析 | 第55-56页 |
·解决策略 | 第56-60页 |
第6章 中学物理习题教学的几点建议 | 第60-64页 |
·习题教学中要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60-61页 |
·注重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与渗透 | 第61页 |
·正确运用数学工具和数学方法辅助习题教学 | 第61-64页 |
第7章 研究总结 | 第64-66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4页 |
·研究结论总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